第175章 师徒父子(第2页)
看着这些学子们一个个的经过检查后入场,马寻也就放心不少了。
进入考场的学子们也不是抢座,而是要对号入座,考舍等都是提前分配好的。
运气好一点的可能是向阳,运气差一点的就背阴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座位这东西不可能全都是公平。
即将开考,马寻自然也不能忘了祭拜孔圣人,随即宣布,“开考。”
试题等都是朱元璋、朱标等人出的,马寻只是负责考场的秩序等,这个主考官也不是全权负责这次春闱。
不过好在也不用担心太多,大家也就是在按部就班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即可。
只要每个人都做好了自己本分的事情,那自然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事情会进展的比较顺利。
双手背在身后的马寻开始在贡院溜达起来,这不是他仗着身份在胡来。
在科举的时候也会有官员或者差役等巡视考场,这一切也都是合理合规,没有任何的问题。
取过来一份试卷,马寻立刻自惭形秽。不愧是举人,别的不说,这字写的是真好、卷面也确实是干净整洁。怪不得老师都喜欢提醒学生要注意卷面,以前还强调卷面分呢。看着这么整洁的卷子、工整的字迹,阅卷官都会有耐心看下去。
“好生之德,怡于民心。”马寻微微点头,“这文章不错,我是做不出来了。”
八股取士不假,只是这绝非是死记硬背就行了,这是要通过《四书》、《五经》去解决一些政治、经济、军事上的现实难题。
不仅要有深厚的四书五经功底,还要有远见卓识和非凡才华。
小老头有些紧张的看着马寻,刚入应天府的时候他就被那位卫国公的长子盘问,也算是见到了马寻。
算是惊鸿一瞥,感受到了大明顶级外戚的气场和强势。
这都五十岁的人了,去年才中的解元,今年信心满满的来参加会试,就是希望能够金榜题名。
“欧阳贞江西解元”
马寻看了一眼,随即转身继续去看其他的士子做出什么样的文章。
欧阳贞的文章到底怎么样,这是马寻难以评价的。只觉得文章高深、字写的好,内容等等就交给阅卷官等人去评价吧。
欧阳贞现在算是有些自信了,本来就是解元,而且还是江西的解元,自然对于中进士有些信心。
虽然现在步入仕途可能晚了点,但是也有可以厚积薄发啊。他在元朝的时候就当过官,只不过对于时局不满就辞官了。
“忠信所以进德也,天施地生,其益无方。“欧阳贞看了看试题,再看看马寻的背影,”《易经》本是我所长,只是我那学生黄子澄更是青出于蓝。”
欧阳贞在感慨完之后就想着要写一篇投其所好的文章,忠信、仁德等,陛下又是以孝顺、仁善闻名的国舅为主考官,用意很明显啊!
马寻这个主考官的任务还是比较简单,晒晒太阳、巡视一下考场,这也就足够了。
学子们还需要继续留在贡院,吃住等都是在这里解决,等到考试结束才能出去,但是马寻到点就可以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