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顶尖专家的惊叹:真正的三维芯片硅碳融合半导体!(第2页)

 

尤其是芯片生产的相关专家,郝成更是重视的不行。

 

第一款白驹科技自己微意识体可用芯片的核心架构已经设计完成了,剩下的问题就是结合现在的制造能力,来设计具体的芯片。

 

而下午的专家,名叫褚柏,是于东带来的。

 

于东介绍他的时候,说了三个关键词:麒麟9200、泰山核心、新的封装方案。

 

他在华为的职位,芯片工程师、专家、科学家委员会副主任。

 

他这个级别,哪怕是在国内出行,那也是非常谨慎的。

 

毕竟,各类专家无端出事儿的太多了,近些年光是出于车祸的,就有十几个。

 

若说都是意外,怕没有人信。

 

原本郝成说找一位专家来评估一下芯片的时候,华为是没准备让褚柏这个级别的专家出面的,毕竟郝成也说了,只是简单的探讨一下,并不涉及其他。


但是褚柏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直接通过何总找到了于东,说什么也要亲自过来看看。“褚工,我这边的思路是这样的……”

 

郝成没有跟他说微意识体芯片什么的,而是按照三维芯片的理念,进行芯片的多维层叠,首先是硅片的层叠,然后每层硅片电路的层叠。

 

硅片层叠目前采用端口的输入输入,而硅片内部电路的层叠,则是采用碳纳米管进行密集的通孔来实现每一层的电路连接。

 

最终,让整个芯片呈现出一种全三维的立体结构。

 

“这……”

 

层叠芯片的设计其实不稀奇,但现在的技术,还只能实现简单电路的层叠,比如存储芯片,电路就比较的单一。现在已经可以实现单层硅片几百层的电路设计和制造,以在同等面积实现更大的存储颗粒。

 

但存储芯片简单啊,每一层几乎都是一样的。

 

核心处理器soc这么做,理论虽然是可行的,但那难度难度可不止提高一个数量级!

 

实验室可能有人在做相关的研究,但实际生产目前是一个也没有。

 

原本褚柏还在想,郝成是不是急于解决芯片的问题,有点儿异想天开,但当他看到了郝成的设计方案之后,瞬间明白了:不是郝成异想天开,而是我坐井观天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