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临州的大手笔

第211章 临州的大手笔

 

这两三个月,谷玉峰可谓是意气风发。

 

来到临州之后,和老朋友高志祥的一番详谈,让他梭哈式的支持白驹科技、支持小沙。

 

未来谁都看得见,但是看得见的路好不好走还是两说着呢,因为来自各处的压力随处可在——不仅仅是外部,内部不想要你好的组织和机构也大有存在。

 

而那个时候,他是做好了长期应对来自各方压力的准备的。

 

但万万没想到,这才短短三个月,上边给他定的试点考察期都还没有过去,白驹科技就已经是现在这个状态了。

 

从上至下,白驹科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帮助和支持,甚至,就算有反对者,都不敢出声了。

 

因为,都不需要白驹科技出手,一个小沙就能搞得他们焦头烂额——阿美莉卡的卫星被打掉,都只能认栽,更遑论一些个人和组织了。

 

而小沙,自然也已经不再需要他的庇护。

 

遥想两三个月前,让小沙进法院的庭审,为当事人提供辩护,他都需要顶着巨大的压力,还有一大堆人反对。

 

但现在,几个沿海省份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启用“小沙公务员”了,整理资料、寻找依据、辅助办理各项行政审批,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就年后,他还亲赴苏城进行了一番考察,现在,那里的政务服务大厅都已经进行了第二轮的改造。

 

一桌一椅一平板,采集设备、确认设备等等一应俱全,一个一个的一字排开,看上去就跟高级网咖似的卡座似的。

 

但是,任何业务,只需要你坐到那,拿起装有无界系统和政务软件的平板,一次就能完成。

 

但凡让你起来一次,还办不完的,那都算小沙无能。

 

原本他们还配有工作人员,负责提供帮助和咨询,但是,施行了一段时间发现,对于这种流程清晰、规则明确的事情,什么样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小沙好使。

 

而且,越来越多的在自己手机app就可以提交审批的项目,其后台的数据处理和材料审核也都交给了小沙。

 

“一个小沙能顶一万个公务员。”这是谷玉峰年前在苏城考察的时候,那边的同仁就是这么评价的。

 

谷玉峰是真后悔啊,这事儿他也想过,更知道小沙绝对能干的很好,但是他犹豫了很久,最后没敢下手,这影响太大了。

 

但苏城干了,虽然目前还只有一个政务中心,但至少走出了第一步,有个样板搁那了,不管最后要不要推,怎么推,那都是上层决策。

 

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啊!魄力还是不足!

 

这是让谷玉峰垂手顿足的地方。

 

而今天,他如此着急忙慌的过来白驹科技,也是再为临州的“试点”工作加一把力,也是上层的另一安排。

 

同时他自己也不想再错过了,尤其是看到白驹科技公布的那一万多个合作课题之后。

 

和高辰煜所想一样,白驹科技的一万个课题,那就是未来的一万个独角兽企业。

 

任哪个城市,也不可能错过这场盛宴。

 

就在他来之前,和南陵的领导还通过话,对方表示:一定会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一举在科技行业超过杭城、甚至超过沪上。

 

没错,所有人都认为这会是国内乃至全世界科技成果和科研水平的一次大洗牌。

 

不止是南陵,在相关的公告在白驹官网发出后,全国各地,尤其是科研基础、技术实力比较雄厚的地区,以及国家层面上,科学院、工程院、各大部属高校等,全都在第一时间对相关的课题进行了整理、归类、评估、研究。

 

尤其是科学院、工程院、各大高校的科研人员,已经扒着白驹科技公布的课题和研究方向,两天两夜都没怎么合眼,就为一个先机。

 

而临州,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科研机构、院所也很少,目前唯一的优势就在于,白驹科技总部在这里,这里也是“小沙”工作的试点,虽然从上到下都已经不知道这个试点该如何做下去了。

 

而谷玉峰此来,一方面传达上层和临州市的一项决定,另外也是想看看,白驹科技这里有没有什么突破口。

 

“小了,格局小了!”

 

郝成得知了谷玉峰的来意之后,笑呵呵的说道:“我们划定为丙级的研究课题,都是未来几项产品的基础零部件或者前置课题,而最终的产品,是肯定在临州这边落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