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宋朝积弱的开端

 “立储一事,向来都是朝廷中的禁忌话题。搜索: 拉小书网  本文免费阅读 

 大臣们普遍对此避而不谈,生怕触及龙颜,让自己倒霉。 

 曾经有个大臣名叫冯拯, 

 他就不信邪的上疏请立皇储。 

 结果他很快就被太宗贬谪至岭南,此事也使得朝野上下更加噤若寒蝉,无人再敢轻易提及此事。” 

 “寇凖从青州被召唤还朝。 

 他入宫拜见太宗, 

 太宗当时正患足疾,行动不便,但仍坚持让寇凖查看自己的伤情。 

 但紧接着,太宗便迫不及待地向他问起了立皇太子之事。 

 寇凖其实早己猜到太宗召见他的目的, 

 而对于立储一事,他其实也早己成竹在胸。 

 不过寇凖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太宗的问题,而是先向太宗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他告诉太宗:‘择天下之主,非后妃、宦官所得与议,亦非近习之臣所可谋及。当求万民之望,以定储嗣之选。’ 

 太宗对寇凖的回答非常满意, 

 不久后, 

 他便宣布襄王赵恒为开封尹, 

 改封为寿王, 

 并正式立为皇太子。” 

 “太宗与太子拜谒祖庙后返回京城, 

 沿途百姓欢天喜地,纷纷涌上街头,争相一睹皇太子之风采。 

 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高呼了一声‘少年天子’。 

 太宗听后,顿时心生不悦。 

 他转头向寇凖问道:‘人心归向太子,我这皇帝又将置身何地?’ 

 寇凖闻言,不仅没有慌乱,反而连连向太宗拜贺道:‘陛下所选之皇储,深得民心,此乃国家之福,社稷之幸也。’ 

 太宗恍然大悟,赏寇凖对饮,大醉而罢。” 

 赵匡胤看到到这儿后,不由得点头赞叹道:“寇凖此人,行事之周密,真乃滴水不漏也!” 

 “寇公为官刚正不阿,为人处世又能灵活应对。如此官员,谁人不爱?” 

 “若我大宋能多几位如寇公般的人物,何愁国家不兴,百姓不安?” 

 “唉,只可惜如寇公这般的人物,太过难得。” 

 “但愿朝廷能广开才路,让更多有识之士得以施展才华,助我大宋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