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是天才,也是孤独的政治家(第3页)

 张居正却并未心生怨恨, 

 反而对顾璘的知遇之恩感激不己。 

 晚年时,他回忆起这段经历,仍然感慨万分: 

 ‘仆自以幼童,岂敢妄意今日,然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感忘。’” 

 “如果说落榜对未成年的张居正只是起了告诫, 

 那么其祖父张镇之死,则让他学会了警觉。 

 张居正因为少年神童,名声在外, 

 竟然引来了同龄人,第六代辽王的嫉妒。 

 后来在张居正登科后, 

 其祖张镇被辽王特召至王府,最终因过量饮酒而丧命。 

 这一件事,也让张居正明白了人心的复杂和残酷。”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张居正以二十三岁的年纪,成功考中进士,并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这是一项极高的荣誉。 

 因为庶吉士,通常是从二、三甲进士中挑选出的年轻且才华横溢的人, 

 他们是最有机会成为皇帝近臣的人, 

 同时,也是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 

 当时朝中大臣,大多喜好谈论诗文, 

 张居正却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治国之道并不在诗词之中。 

 所以, 

 张居正也很少与他的同僚交谈, 

 他只是默默钻研典章古籍和探求治国兴邦之道。” 

 武则天看到这些,忍不住向身旁的狄仁杰问道:“狄国老,你说朕重视诗词文章,是真的错了?” 

 狄仁杰并没给武则天留面子,首言不讳的说道: 

 “回陛下!诗词文章固然能陶冶情操,培养气质,但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不能过分倚重。 

 张居正的做法,正是体现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务实与远见。” 

 武则天微微颔首,说道:“朕,明白了。” 

 “张居正刚入翰林院时,内阁首辅夏言和严嵩之间的政治斗争正日趋激烈。 

 这场斗争在次年达到了高潮。 

 夏言因严嵩的陷害而入狱, 

 最终惨遭处决, 

 成为明朝有史以来第一位被公开处决的首辅大臣。 

 严嵩随之继任首辅之位, 

 嘉靖朝, 

 从此正式进入了严嵩专权的黑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