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狄仁杰忠的是国家和百姓,而不是某一个人

 “通天元年(696年)五月, 

 契丹首领李尽忠与孙万荣起兵反叛, 

 向河北发动猛烈攻势。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为了稳定河北动乱的局势,武则天急调狄仁杰任魏州刺史。 

 魏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是北方势力进入中原的必经之地, 

 其安危,首接关系到洛阳地区的安全。 

 狄仁杰到任后,立即着手稳定局势。 

 他一方面安抚百姓,确保他们能够继续从事农业生产,从而保障粮食的充足供应; 

 另一方面,则积极整顿军备,为可能到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在狄仁杰的治理与防守下, 

 魏州成为了契丹叛军难以攻破的屏障。” 

 “不久之后, 

 反叛的孙万兴在官军与突厥人的联手打击下战败身亡,叛乱终于得到了平息。 

 值得一提的是, 

 战乱期间在狄仁杰治理下的魏州, 

 不仅安然无恙, 

 而且百姓们还安居乐业,农业丰收, 

 使魏州成为了当时河北最为安定富足的地方。 

 为了表达对狄仁杰的感激与爱戴,当地百姓也自发地立碑颂德。” 

 “此后, 

 狄仁杰又相继被调任为河北安抚使和幽州都督, 

 负责战后的重建与恢复工作。 

 在这期间,他一首勤勉尽职, 

 不仅继续安抚百姓、严厉打击贪腐官员, 

 还大力发展生产,推动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和民众的举措, 

 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无私的为民情怀。“ 

 百姓看到这儿,忍不住赞叹起来, 

 “狄仁杰不仅才智过人,更难得的是他那一颗为民之心。你看他日夜操劳,全都是为了百姓的福祉啊!“ 

 “没错!这才是咱们百姓的青天大老爷啊!” 

 “若是狄仁杰能早生500年,真希望他能来我们这里做官!” 

 视频继续播放,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再次拜相, 

 同时还被委以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重任, 

 并加授银青光禄大夫, 

 达到了人臣地位的巅峰。 

 神功元年(697年)至久视元年(700年), 

 这三年, 

 成为了狄仁杰人生中最平稳安定的时期, 

 但也是最后的三年。 

 经过官场长期的风浪颠簸,狄仁杰终于能够安稳下来。 

 在这最后的几年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