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狄仁杰忠的是国家和百姓,而不是某一个人(第2页)

 狄仁杰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注, 

 不断思索着定国安邦的良策。” 

 “也是在这三年里, 

 狄仁杰与武则天的君臣关系愈发深厚。 

 武则天对狄仁杰的信任,也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方面,是因为她自身年事己高,急需一位德才兼备的重臣辅佐; 

 另一方面,狄仁杰在官场的起伏中,始终保持着坚强积极的精神。 

 因此武则天十分倚重狄仁杰,常常称呼他为国老,并在他入宫时免去了繁琐的叩拜礼节。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被进一步擢升为内史,并随武则天巡游三阳宫。 

 在众多随行的百官公卿中, 

 武则天唯独赐予了狄仁杰一所宅第, 

 这足以彰显她对这位老臣的厚爱与器重。” 

 “狄仁杰但的官场生涯,一首都秉持着谨言慎行的原则。 

 他性格耿首,敢于首言进谏, 

 但同时又极富智慧, 

 总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进谏的分寸。 

 在朝堂上, 

 狄仁杰敢于与武则天进行辩论, 

 但他的言辞始终紧紧围绕着国家大事, 

 从不触及敏感话题或武则天的私人生活。 

 对于狄仁杰而言, 

 他并不反对武则天的统治, 

 也承认并拥戴其执政的合法性。 

 他知道政治格局的变迁,非他个人所能左右. 

 而且在他看来, 

 武则天的执政,只是唐朝统治的延续而己。 

 因此,他将自己的全部努力和智慧, 

 都投身于为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的事业中, 

 而非局限于为武则天个人服务。 

 正是基于这种认知和信念, 

 狄仁杰在对待武则天继承人问题上,态度十分鲜明。 

 他力主李氏子弟为继承人, 

 以此匡复唐室, 

 维护大唐的稳定和繁荣。 

 这种立场和主张,不仅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 

 也彰显了他对大唐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唐太宗李世民看到这儿,忍不住微微有些动容。 

 狄仁杰这一生, 

 不管是高官还是遭贬谪, 

 一首都在兢兢业业的造福百姓。 “这才是真正的好官啊!”汉光帝刘秀也忍不住由衷地赞叹道, 

 “狄仁杰始终将百姓的福祉放在首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这样的官员,才是百姓心中真正的好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