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第2页)

 “司马懿果然是诸葛亮的最大的克星啊!” 

 “诸葛亮就是被司马懿生生拖死的,不得不说,司马懿是真的厉害。” 

 “要不然曹魏最后怎么改姓了司马?” 

 “蜀汉其实也能改姓诸葛的,但诸葛一家至始至终都在为刘氏效忠,这也是为何后人多尊崇诸葛,而贬低司马的缘故。” 

 “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不以成败论英雄’。” 

 视频继续播放, 

 “收到诸葛亮送来的女装后, 

 即便是司马懿,一开始也表现得极为愤怒。 

 但司马懿毕竟是顶级的政治家、军事家, 

 在短暂的愤怒后, 

 他很快开始了自己新的表演,那就是——上表请战! 

 毕竟坚守不出,是曹叡制定的方针。 

 曹叡也深知,司马懿上表请战不过是在演戏给魏军普通士卒看而己。 

 所以,他依旧严令魏军坚守不出。” 

 “诸葛亮送去女装后,于是又开始在魏军面前挑衅。 

 司马懿表面准备率军出击, 

 然后使者辛毗就持令禁止,魏军只能继续坚守。 

 很明显,这就是司马懿为了压制众军,与曹叡演的一出双簧。 

 因为此时的魏军士卒,己经开始逐渐无法忍受诸葛亮占据国土,己方却只能放任不管的现实。 

 司马懿搬出曹叡的旨意, 

 暗示自己也无法单方面解释为何对汉军的侵略行为置之不理, 

 只能借助皇权来平息军队的愤怒。 

 演完这场双簧后, 

 面对弟弟司马孚对战况的询问, 

 司马懿胸有成竹地表示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他认为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破之必矣’,仿佛自己须臾之间就能搞定对方。 

 可他不敢或者说不愿意说的是: 

 诸葛亮不仅再次侵入了曹魏的领土, 

 还占领了五丈原,甚至摆出了长期驻扎的态势。 

 所谓‘破之必矣’的吹嘘背后, 

 是他只能靠渭水自保、突击孟琰失败、又放任汉军占据五丈原的现实。” 

 “魏军的日子过得如鲠在喉, 

 汉军那边的日子,过得同样也不开心。 

 尽管诸葛亮己成功在五丈原站稳脚跟,但他面临的困境却并未减少。 

 西、北、东三面环境险恶, 

 而且曹魏的脸皮,也要比他想象中厚得多得多。 

 似乎只要耗走诸葛亮这位瘟神, 

 哪怕是放任敌军占领自己的心腹之地, 

 哪怕是对方在自己面前种田, 

 哪怕是对方给自己的统帅送女人衣服也无所吊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