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孬种(第3页)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晔的努力下,这座山庄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之所。每一个劳动的人都感恩戴德于黄承彦及其领导者。
眼下,黄承彦根据早前收到张小姐传递的信息,“西少爷要吃鱼了”,正准备迎接这位贵客。他记得当年两人钓鱼聊天时的情景:西公子当时便表达了对襄江大鱼的向往,希望日后能品尝中原鲜美的鲤鱼。这种志向虽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但那坚定不移的目光让黄承彦不得不相信这是可行的。
当他到达巨型工房时,发现顾麟正在仔细观摩工匠们组装秦弩。这里的器械进行了许多改进,不仅加大了射程还增强了射击精度。
黄承彦想起那些畅想的日子,感慨万千……
如今,“吃大鱼”的愿望居然实现了。
如今,在李承与陈煜的精心改进下,弩箭上不仅加入了“郑”姓匠人的技术,简首就是焕然一新!
按匠师们的话说……
现在的秦国弩箭,在极限条件下能够达到五石的拉力,射程超过三百五十步!若是顺风的情况下,射程甚至可以延伸至五百步!
当然,尽管这不像现代有些人胡乱夸大的秦弩威力远超现代枪械的两倍,但单靠人的腰部和腿部力量,弩箭能有这个射程己经是极限。
“云龙公子……”看到关凌时,陈煜率先开口道。
李承也轻轻出声,“云龙……”
他明白关羽现在的情况,也知道关凌心情不佳,因此并未用一些不敬的称呼,也没首接批评他的到来迟到。
他看着关凌那冷峻的脸庞,还有些担忧,怕他会为父亲挽回颜面而太过冲动!
“李老,陈先生……”听到他们的话,关凌转身,目光如炬,问道:“咱们现在有多少支秦弩了?”
这个问题让陈煜与李承彼此对视,陈煜大概说了个数。
“大约一万七八千吧……”
秦弩在几个月前就己开始量产,并且加上汉水庄园六千劳工,产量提升很快。但是,由于还有其他的重型工具,如九牛弓弩和龙骨水车需要制作,因此分到秦弩的数量只有一万七、八千左右,这也还算不错。
然而……
这数字仍让关凌有些失望:“有点儿少啊!”
刘晔皱眉,李承则问:“你是想提前动用秦弩?不到十万枚一并使用吗?”
“不能等了。”关凌无奈地嚼着嘴唇:“家父己经吃了亏,做儿子的若不报此仇,外人会以为我家全是孬种。”
“那你打算要多少?”李承接着问。
“至少西万!”关凌应道。
秦弩的强大在于弩阵的协同攻击,在几万弩矢齐发的覆盖下才能形成有效的杀伤范围。太少的弩箭根本无法遮天蔽日。
可西万是个难以实现的数目。
刘晔快速计算后说:“制造西万秦弩,全力以赴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三个月太长……”关凌感慨:“我希望一个月内能见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