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那一刻的美好
这时,陈枫开口问:“李先生的计划是……?”
“迁都。本文搜:我的书城 免费阅读”李华坦然答道,“魏国迟早会有人称王,而未来的首都一定是洛阳。”
说到这,陈枫的目光扫过李华,终于意识到眼前之人的心机深远。若要迁都,那必然只有洛阳可选。而这个决定对他的二哥陈平修建洛阳,以及与陈家二子争夺继承权带来了更多变数。
想到此,陈枫叹道:“遗憾的是,李先生你帮的是我二哥。”
李华淡漠道:“世事难料,很多选择并非我们所能掌控。荀令君去世后,新的氏族领袖成为钟寺卿。现在最迫切的是接替钟寺卿的人选——过去最有希望的杨德祖己经离去,我别无选择,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陈枫抿嘴轻笑,想起了一个隐藏在洛阳的秘密武器——这个秘密可能会在将来给二哥致命一击。此刻,他对未来又有了几分期待。“你未替二哥赢得胜利,我也还未输。不如我们在炉火边静观其变,看看最后是谁胜出吧!”
火光摇曳,映照着他们的面容。
程远缓缓走近,展开手中的诏书,沉重的声音划破沉默。“丞相决定……”
众人都安静下来,等待丞相最终的决断。
“让二公子陈平赴东吴议和,三公子陈枫负责修筑洛阳城,两个月内完成工程。”
听罢此言,李华坐倒在地,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而陈枫则惊喜参半地看着程远,为得到建城重任感到振奋的同时,也忧心父亲是否仍要联合作战。
不对!
很快陈枫明白过来——这不是真正的联合,而是短暂的停火协议。于是他冷静了许多:原来父亲并未做出最后的选择。而李华也在思考:
『丞相显然是想拖一拖,等到两月后局势明朗再作决策。』
事实上,陈枫与李华都不清楚曹操此举的真实用意——因为他认定,此时孙策需要这份停火协定更甚于他自己。
回忆起孙策的信中写道:
“今日关家之旗己扬,大火燃起警示丞相不可妄行人怨之举,退兵淮泗以免再遭赤壁之难。”
那时孙策试图转移曹军注意力至荆襄地区。尽管他依然渴望攻打寿春和控制淮南,但却因为交州的资源匮乏而难以支持战争持久。
寿春之战不容有失,交州的战略价值至关重要。夺下交州不仅为了补充军事供应,还是孙策对南方流亡宗族复仇决心的体现。孙策希望通过与曹操签订短暂停火以争取足够时间攻取交州,而与此同时,曹操则争取时间逆转襄樊的战况。这对于双方都是必要的调整而非袖手旁观的机会。
“陈枫出发吧……”程远继续说道,“总理此次决策时犹豫良久,让陈枫去修建洛阳,充分体现了他对你的看重。”
陈枫拱手谢过程远,随即起身与李华并肩而立:“李华,我和我哥之间的新对决又要开始了。”
李华感言:“命运变幻无常,如您所说尚未尘埃落定。胜负仍悬而未决。”
尽管言语平静,李华内心却激荡不己,深深佩服曹操这位年逾六十智者的决绝与深谋远虑。即便偏爱陈枫,但在继承权的问题上,他始终坚持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