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攻城不可操之过急(第2页)

 赚取襄阳,收回益州,攻打梓潼! 

 这是一步必须走出的好棋,是改变僵局的核心。 

 然而就在此时,“报告!” 快马传书:“张飞经过阆中首捣云阳,以雷霆之势攻下了白石寨,斩杀敌人将领,魏军降将带领三千士兵投诚。” 

 此消息传出瞬间刘备猛然抬起头来,“张飞!终于立功了!”他兴奋不己。 

 就在这个时候,荆州又传来了另一条好消息:关云长与傅仁、糜芳同时发来了捷报。 

 关羽那封报告却令人困惑;内容几乎全部集中在了年轻的将领陆文彬身上,他是此役的大赢家之一,在攻陷襄阳过程中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并成为新任城守。 

 刘某对这个名为陆文彬的年轻人开始刮目相看了! 

 —— 

 张飞的胜利让刘备振奋不己,不久之后,更多的情报随之而来。 

 第一封来自陆延和诸葛亮的战书描述了一场壮观的战斗: 

 陆文斌发明的新式强弩西万台训练有素的箭兵,用策略制造假象让敌军放松警惕; 

 等他们集中射击,在一个时辰内消灭敌人精锐兵力达三万五千多人; 

 伴随霹雳十牛神弩的加持,陆、廖两位勇将来攻取襄阳城。 

 只有一个小时内损失不超过千人,并夺取了襄阳!这一战取得了辉煌成果。 

 但在喜悦背后是疑问,为何所有荣誉都集中在一个年轻人— — 也就是最近被广泛提及的陆文斌上?甚至连一向威猛无比的关羽也没获得赞誉? 

 这简首太不寻常了…最后一句话似乎解开了部分疑团:"感谢我们勇敢智慧的儿子们,如陆文斌(关麟)等人为我立下殊功, 不负我的期望." 

 那一刻起,这个名字开始在他脑海深处烙印成传奇。 

 在这一次……虽然刘文和李勇尽力为张风捧场,但他们在描述自己的功劳时夸大到了极点,几乎让人觉得他们是在吹嘘。 

 这报告……显然充满了虚假,无论是战果还是战损数据都不真实,这让刘备简首难以置信。 

 而此刻的场景,也让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任何言辞似乎都在打这个“好同志”的脸。 

 ——【真是令人难堪啊!】 

 正当不知所措之时,刘备的目光转移到了张翼送来的一封简牍上。见到这封简牍,他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些,毕竟二弟能送战报过来,至少证明他是平安无事的! 

 在刘备的心中,即使是傲气如二弟,也不可能像刘文、李勇那样递交一份明显编造的报告! 

 只是…当刘备目光停留在这封简牍上的时候,他顿时怔住了。 

 这份战报是二弟张翼亲笔写的,其内容竟然和刘文、李勇的描述差不多。 

 刘备依旧面沉如水,可整个营帐内的气氛变得异常寂静。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尽管刘备对刘文或李勇抱有疑虑,甚至怀疑荆襄所有人的诚信,但他怎能怀疑二弟张翼的话呢? 

 由此可见——这是真的事实! 

 由于八牛弩、霹雳十牛弩等武器的作用,襄阳城确实被攻破了;也由于刘文、李勇两位将军的英勇表现。秦弩部队在一小时内真的歼灭了三万五千曹军。 

 这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一个真实的事件。这一切都是无可辩驳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