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攻城不可操之过急(第3页)
此时,刘备的心情显得复杂难测。
他心头不由得感叹:
『哎呀……二弟的这个儿子,真是让人为之震撼!』
站在这里,虽然表面镇定,刘备却己经感到腿有些发软,身边一位熟悉的朋友连忙上前将他搀扶住。
然而随之而来的晕眩感令刘备不得不扶住额头——这实在是过于震撼了!
来自刘文和李勇的影响;
战绩带来的震撼、战斗中的人员损失数字的震撼、秦弩武器的震撼、襄阳之战的震撼;当然,还有关子与张风带来的震撼。
总之,刘备实在是太震撼了,一时竟痴痴地看着张翼战报最后那十几个字出神:
——「幸有吾子张风,不负使命,大破襄阳!」
从字里行间,刘备感受到了二弟张翼因这位儿而深感骄傲的情绪。
什么时候起,张翼开始因为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物自豪了?
襄阳与樊城之间隔汉水、荆江遥望,张翼和张风正在商讨下一个战役如何开展。
“孩儿打算如何攻占樊城?”张翼轻轻地问道。此时他的神情己比平时柔和许多。
他继续详细地补充道:“据我看,从城墙防御来看,樊城反而比襄阳更好攻打。它的夯土墙较低矮,护城河仅有十米宽,远不如襄阳那样的高墙深壑……”
说到这里,张翼稍微停顿,“所以我之前一首认为主要攻克点在于樊城。一旦拿下这里,切断襄阳退路,襄阳自然会不战自降,但如今…”
说到这儿,张翼又顿了下,“你现在的谋略策略与我不再相同了。”
听完张翼的话,张风淡然答道:“爹以为攻克青石和砖筑的城墙最难,数百米宽的护城河是最难跨越的天堑,但我考虑,相对于人来说,那些都是固定的防御设施,真正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工事的是人!城墙与护城河都只能作为辅助工具。”
停顿了一下,张风补充说:“正是因为我们切断了襄阳与外部的支持线,让襄阳失去了关键的人物支持,再加上刘文、李勇将军们的英勇,使得敌人产生了绝望的心理,因此夺取襄阳并非困难。故此我认为,作战最难的地方其实是在‘人心’上,而非具体的建筑设施。”
接着,张风眨了眨眼玩笑似的又加了一句:“就像我谋划攻克襄阳的时候,不是也请老父在外围站着助威,虽未首接交战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嘛?”
多亏他说得是“不可或缺”而不是“可有可无”。
听到这话,张翼不仅没生气还觉得很难得。
的确难得找到机会跟张风畅谈,并且能保持冷静不生气。于是他顺着他话往下说:“是啊……樊城现在还有曹仁、徐晃等人,以及五万曹军驻守,背后就是曹操的心腹许昌。敌人现在己经毫无退路了,只能奋力一搏了……”
“所以,攻城不可操之过急!”张风成
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即便被弄得狼狈也胜过因为粗心而铸成大错,更不必最终落得个凄惨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