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人物传记(第2页)
无论怎样的建议,都未能动摇吕荣的决心,坚持认为应该这样做。虽然凌统对这样救人表示无法接受,但他同样对这种超越时局、追求济世精神的态度肃然起敬。甚至想到即使是在古时候,医者也会为敌方治病。也许师徒之间的确有着更高的眼界,看得比别人更深。
韩文心中疑惑,他不确定如果江明不是这样善良,是否还会喜欢她。然而,韩文也意识到自己并不完全了解这个问题。
在三国晚期有一段佳话,西晋的杜远和东吴的沈刚曾经互相对抗激烈。但当杜远得知沈刚身患重病时,却暂停了军事行动,派人送去医药为其治病,等到对方恢复后才再开战。这样的行为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显得尤其珍贵。
在这个时代里,像卓风这样“千里赴约”、视诺言重于生命的人确实少见;关羽义释曹操这种将情义置于理性的行为也是屈指可数。关羽是一个特例,卓风是另一个特例,江明也不例外。
“韩兄,我深知自己的决定会引来不少非议。”江明抿嘴沉吟,“人们会说我叛国卖主,两面三刀,或是沽名钓誉,甚至会说我对两国百姓生命不负责任只为博得好名声……我的师傅曾惨死于魏军之手,而魏将又是杀害我亲人的帮凶……”
“但我若知道这些事是符合师傅教导的话,想必他会同样选择去救这个患者……因为我们的使命是救死扶伤,不论身份、地位……所以我无法眼看着那魏将张涛离开而不加以援手,让他病情恶化。”
江明坚定的话语犹如之前拒绝韩文提议时的语气一致。此时韩文欲言又止,喉咙里的话最终咽了下去,原本想说的话是:“我是担心你呀!”但他并未出口。
“等我治好张涛,就会
回到南郡,返回天马山……别担心,我不会有事!”江明似乎猜到了一些韩文的感受,低下头轻轻说道。
韩文感到心头充满忧虑,他首次为某人如此担心,而且是一位女性,这让他情感上有了波动。两人接下来的对话全被卓风收入眼中。他们避开了一些私人情感问题,反而纠结于道德和职业责任的问题。
看到此景,卓风气笑不得,摇头说道:“好了,再说下去你们就要争起来了。该办事的回去复命,要救人的一路安全!” 于是三人告别,并各自走上不同的旅途。
第二部分:
一支部队约有三万人正在通过重重山路奔赴巴郡首府——江陵。
继续向北便是曹刘争夺的焦点地区蒙阴。
位于“巴国之间”的蒙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张飞突袭成功打响第一枪,所以作为统帅的刘备不能落后。实际上他之前所谓的荆州行只是一道障眼法,他的实际目标是在这里:迷惑敌人,并夺取三巴。
目前刘备与他的助手坐在一辆马车内,正议论荆州那边的事态发展。最近由于关武部署得当加上一些手下将领的努力表现,攻克襄阳使刘备取得了战场主动权。
此外,张飞的成功进攻也让蜀军掌握了争取当地人口的主动权。
现在他们讨论着给功臣加封的事情:“改任命关麟任襄阳太守,封赏几位立下战功的大将如傅良、糜芳以及陆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