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核心竞争力(第2页)

 “你们叫我阿娆就好,我朋友们都这样叫我。” 

 姜娆也喝了一口麦乳精,继而说道:“烤红薯我那天已经跟你们分析过了,首先你们得有一个炉子。” 

 “我家就有,平时我都自己在过道里煮饭。” 

 “煤炭。” 

 “我哥说蜂窝煤不好弄,但他可以低价在煤场弄些碎渣回来,我们再手动做成煤饼,就是看起来不好看,但用起来的效果不比蜂窝煤差。” 

 关键不要煤票,只要和煤场的门卫搞好关系,这玩意儿要多少有多少,成本均下来也不高。 

 至于红薯就更简单了,何丽丽和吴燕已经去周边的村子打听过了,十个鸡蛋或者一斤猪肉就能换两麻袋红薯。 

 “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地窖,里头的红薯都堆成山了,别说两麻袋,只要鸡蛋给到位,二十麻袋村民们都愿意换。” 

 看来,何丽丽和吴燕已经做好了准备工作,现在唯一面临的问题是,她们该去哪儿卖烤红薯? 

 “我们把周围都走遍了,实话实说,卖烤红薯的摊位还是蛮多的,而且都是京市本地人,我们俩都是外来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把这个生意做起来。” 

 第一次尝试全新的领域,何丽丽和吴燕避免不了会忐忑和焦躁。 

 “去电影院门口试试吧。现在天冷,不管是进去看电影的,还是看了电影出来的,应该都需要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既能吃还能暖手。” 

 “但咱们能想到的,其他人也能想到,所以不出意外,现在电影院门口已经有卖烤红薯的摊位了,你们要想挣到钱,就得有核心竞争力。” 

 何丽丽和吴燕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不解。 

 核心竞争力? 

 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你们可以卖烤红薯,但不能只卖烤红薯。同样是卖烤红薯的摊位,你们必须得有消费者能注意到的亮点,人家才会在几个烤红薯的摊位上,一眼就相中你们并采取购买。” 

 姜娆认为自己说的已经很明白了,但何丽丽和吴燕显然初次接受这类信息,一时之间脑袋转不过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