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 章 九原士官学校与九原大学
刘昆特别设立了一个首属军区,亲自兼任主将。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没办法啊,典韦与黄蝶舞现在还不能胜任一军主将,无法独当一面,非得他亲自兼任主将不可。
在意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后,刘昆与戏志才以及种花部落的高层们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与论证,终于制定出了种花部落的人才培养计划。
刘昆仿效后世蒋校长,成立了一个九原士官学院。
他亲自任院长,而戏志才则担任副院长。
专门为这所学院精心编制了各种军事教材,旨在培养出未来的军事精英。
得益于造纸厂带来的精美纸张,雕版印刷术也顺理成章地被刘昆拿了出来。
学院所需培训用的教材,学生用的纸张都己经不再是问题了。
印刷了这个时代流传的兵法书籍,又综合了各军主将对于行军打仗的理解和各种实战案例,亲自编写了各种军事教材。
学院的教育体系实现了理论与实战并重,全方位地培养着每一位学员。
大门口赫然各贴着一行字:右边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左边则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这校训,妥妥地抄袭了蒋校长的军校,连模式都照搬得一丝不苟。
刘昆心中深深知道,蒋校长的这个学校出来的人,那可都是人中龙凤,牛逼得紧。
他们培养了大批大批的杰出军事政治人才,立下了许许多多汗马功劳,蓝星东大不少著名的将帅都是出自该校门下。
那所学校开创了新型军事教育模式,既传授军事理论和技能训练,还有政治、文化方面的全方面培育。
更为重要的是,蒋校长的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军事规章制度和训练方法,对军队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那些制度和训练方法,奠定了军队坚实的根基。
让士兵们不仅懂得如何战斗,更懂得如何遵守纪律、如何团队协作。
而这个九原士官学院,虽然名字不同,但宗旨却与蒋校长的军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它专门招收各个战区的能力和功勋卓著的年轻军官,传授汉家文化知识。
他们将是未来军队的中坚力量,是汉家文化的传承者。
这里将是这些年轻军官们成长的摇篮,也是他们实现梦想的舞台。
在这里,他们将接受最严格的训练、最全面的教育,最终成为真正的军事政治人才。
自踏入学院门槛的那一刻起,每位学子的军职与军衔起点,皆被赋予为少尉排长。
待到毕业之后,根据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与卓越表现,在原有的军职和军衔上增加一级或者两级。
选拔非常严苛,不问出身,不管你汉人、匈奴人、羌人,还是鲜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