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入县学
原本他入县学,只需主簿写份文书盖个官印就行。
没想到县令竟亲自给他写推荐信!
“去吧,望你今后在县学用心读书,将来能为朝廷效力。”
魏县令微笑着说道。
说完,他便差人梁宋应知送出衙门。
离开衙门后,宋应知马不停蹄的来到县学处,有了魏县令的亲笔推荐信,他在县学办理入学手续十分顺利。
办好手续后,宋应知便被带到了宿舍。
与外面私塾的宿舍不同的是,县学里的宿舍都是独门独院,大多呈三室一厅状,不仅可供自己居住,还额外多了一间书房、一间书童的卧房。
宋应知对自己的新居所十分满意!如此一来,自己这些年在府城存下的各类书籍也有地方放了!
将房间简单打扫一遍,铺好床铺,整理完自己的行李,时间差不多也接近午时。
他打算出去买点柴米油盐还有做饭的炭与火炉,方便自己以后在宿舍做饭吃。
顺便去一趟书肆给啥宋应明写封信,让他回来时,把自己的书一块带回来。
出了县学,他径直朝钱家书肆走去,寄完信,他才又去往米铺。
一路上遇到了一家布庄,铺子门前人来人往,大多为商人打扮,宋应知眼尖的发现,这些人都是冲着他们染庄的布去的。
陶金的速度果然快,才一天,货就摆满了布庄。
临芳县虽不大,固定人口也不多,但这里常年有走商驻足,商人最是善于发现商机。
如今临芳县突然冒出来一批色泽鲜艳、色彩多样的布匹,他们自然想抓住机会赚第一桶金。
看着布庄里热闹的景象,宋应知心里也跟着高兴。
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染庄就会接到厚厚一沓布匹订单。
至于供过于求导致物品最后卖不出去的问题,他一点儿也不担心。
一来,走商与走商之间都有自己固定的行商区域,彼此之间不能相互争抢生意。
二来,现在染庄才刚刚起步,规模还没达到大批生产的要求。
三来,虽然通过他的改良,用矿物质颜料取代了很多植物染液,减去了植物染色需要发酵蒸煮晾晒等程序所耗费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