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入县学(第2页)

 但布染色依然需要经过多次浸染、晾晒程序,西南之地天气多阴霾,若赶上天气不好,耽误布匹晾晒,也会减少成品的数量。

 所以,受诸多条件影响,染庄染的布,只会供不应求。

 宋应知没有过多停留,看了一会儿就去城西雇了一个人力车夫。

 带着车夫,宋应知就近找了家米铺买柴米油盐,又购置了做饭用的炭和火炉后,他才返回县学。

 回到宿舍,宋应知将买来的东西一一安置妥当,随即开始生火做饭。

 吃饱喝足,宋应知又马不停蹄的开始收拾打扫书房、书童的房间还有院子。

 县学虽大,可学子并不多,宿舍也没几个人住,因此宿舍年久没人打扫,已经脏得不成样了。

 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宋应知也没打扫干净,这样下去可不行,若以后每天都花这么多时间在打扫卫生和做饭上,那他还有时间读书吗?

 本来自己天赋就差,如今没了梁举人的教导,自己再浪费时间在这些琐事上,只怕乡试真的无望了……

 宋应知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思考着他是不是该给自己找个书童了?

 不说帮他洗衣做饭,至少能帮他端茶送水、整理书籍、打扫卫生啥的。

 再则,有了书童,下次他再去参加科举,爹和二哥也不用再跟着去照顾他。

 越想越觉得这法子好,宋应知当即决定明天下课后就去牙行买个书童。

 然而,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

 隔日一早,宋应明去学堂上课时,看着手中的课表,陷入深思……

 过去十年,他只在私塾跟着夫子们念活书,每日教学也只在早上。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官学,除了最基本的儒家教学以外,课表上还安排了历史、律法、以及“六艺”等课程。

 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宋应知每日早上的课主要为儒学、史书、北夏律法等。

 下午的课业则为六艺,一天的行程可谓是安排的满满当当,五日一休沐。

 也就是说,他每隔五天才能出去一次?

 一瞬间,宋应知有了现代教学的感觉,看来,找书童的事只能等休沐日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