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入县学(第3页)

 早上第一堂课的内容是四书里的《大学》,授课的教谕姓唐,唐教谕的教学方式完全是公事公办,他不在乎有没有学子在听,也不在乎学子听懂没,只偶尔,会停顿下来抽问一两个人。

 即便那人答不上来,他也不会有任何斥责,只是淡淡地让其坐下,继续自顾自地讲下去。

 对此,宋应知心里早已有了准备,在唐教谕讲课时,他专心致志的做着笔记,只等回宿舍后再慢慢看。

 课堂上的学子很少,只有七八个人,年岁大不了他几岁,然而,从宋应知进来后,一直没见过几人之间有过任何交流。

 好不容易熬到午时下课,宋应知正准备整理笔记,终于听到旁边有人说话了。

 只听两个学子小声交谈 :“唉,这唐教谕的课真没意思,每次都一样,讲得干巴巴的,毫无新意、无聊至极!”

 “是啊,我都快听不进去了,要不是为了完成学业,谁愿意在这儿遭罪啊。”

 一名学子小声抱怨,虽说这县学不会强行留人,但只要入了县学,就得认认真真对待每一门课业!

 否则一旦教谕告到山长那里,再被县令知道,记上一笔,这辈子算是到头了。

 这是不敬师长的大罪啊!

 “你看,今日又来了一位倒霉蛋!”只见其中一位秀才指着宋应知,小声嘟囔。

 “谁说不是呢!进来之前,谁都觉得这县学好,进来以后才知其中之苦,这以后啊!有得罪受咯!……好在啊我马上就要走了!”

 另外一位学子说着说着,竟笑了起来,“等过完这个月,我就要回家成亲了,以后就不来县学了。”

 “是嘛!那先恭喜江兄了!”

 “哈哈哈……到时候,木兄可要记得来吃喜酒!”

 “一定!一定……”

 二人聊着,渐行渐远,直到听不见声音,宋应知才继续整理笔记。

 既来之,则安之。

 他并不在意其他学子的看法,在他看来,唐教谕的教谕方式,与后世很多大学教授类似。

 比这更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他都听过,很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