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少帅:改写九一八五里雷区的方瑜

第102章 密支那的青铜雨(第3页)

 王越手中的工兵铲,突然不受控制地深深插进泥土。铲头碰触到的坚硬物体,竟是他在南京挹江门埋设地雷时用过的测距仪。这一发现,让王越心中五味杂陈。当青铜雨在黎明前停歇时,所有远征军士兵的钢盔里,都盛着一汪青绿色液体。那液体的水面,倒映着不同城市的天际线:南京的中华门,那承载着无数历史记忆与伤痛的地方;衡阳的来雁塔,见证了一场场惨烈战斗的地标;昆明的金马坊,象征着后方的稳定与希望。

 终于,日军投降的白旗缓缓升起。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王越在战壕拐角处,捡到一枚由青铜雨凝成的子弹。弹壳上,刻着三行小字:“民国二十六年冬 南京宪兵王守城;昭和十九年夏 缅甸工兵王越;此弹永不上膛”。王越轻轻抚摸着子弹上的字,心中明白,这颗子弹,承载着两代人的记忆与伤痛,它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和平的期盼,它将永远提醒着人们,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绝不能再次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