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少帅:改写九一八五里雷区的方瑜

第104章 昆明机场的绣球残枝

巫家坝的清晨,晨雾弥漫,宛如一层轻柔却又神秘的纱幔,悄然笼罩着整个机场。那浓稠的雾气,缓缓地沾附在 p - 40 鲨鱼头的涂装上,那朦胧的质感,恰似 1931 年奉天北大营那带着肃杀之气的秋霜,寒意透过记忆,直直沁入王越的心底。王越站在停机坪上,神色凝重,手中紧紧攥着那截干枯的绣球枝。这截绣球枝,承载着他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历经岁月,花瓣早已碎成齑粉,可那用银丝缠就的 “凤” 字,却依旧透着东北乱针绣特有的锋芒,好似在顽强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七年前穿越的那个夜晚,于凤至满含深情与担忧,亲手剪下院中盛开的绣球,郑重地塞到他手中,柔声道:“汉卿,此去北平,莫忘根在关外黑土。” 这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清晰如昨。

 “报告副总座,这枝卡在 35 号机的方向舵传动轴里。” 一名机械师匆匆跑来,打破了清晨的寂静,他恭敬地递上一根沾着航空燃油的密封管。王越接过,目光落在管身,只见满洲中央银行的钢印下,赫然拓着爱新觉罗?溥仪的私章,这一发现,让他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疑惑与不安。王越抽出腰间的刺刀,小心翼翼地挑开封蜡。就在封蜡被挑开的瞬间,机场广播毫无征兆地突然响起,播放的竟是《苏武牧羊》,可那唱腔,却是带着浓郁东北大鼓的腔调,这奇特的组合,让王越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正将他往一个未知而又神秘的漩涡中拉扯。

 王越打开密件,首页的照片瞬间让他瞳孔骤缩,呼吸也为之一滞。那是 1932 年长春郊外的场景,照片中,身着和服的川岛芳子正将一个襁褓递给穿貂裘的 “张学良”,而在背景里,关东军的军医捧着一份 dnA 检测报告,神色诡异。泛黄的德文医学笔记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昭和五年九月十八日,于大和旅馆提取的精子样本显示,张学良与裕仁存在 23% 血缘关联......” 这惊人的信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王越的心头,让他有些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