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能屈能伸的刘邦(第3页)
韩信心中愤懑,对刘邦说:“果如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沉默片刻:“有人告你谋反,我也不得不防。”
彭越亦是如此,在梁地拥兵自重。刘邦以其未响应出征为由,将他流放蜀地。彭越途中遇吕后,向其哭诉冤屈。
彭越痛哭流涕:“吕后,我实在冤枉,望您为我做主。”
吕后表面同情:“梁王莫急,我会向陛下求情。”
但回宫后,吕后却劝刘邦斩草除根:“彭越乃壮士,流放他必留后患,不如就此诛杀。”
刘邦遂下令诛杀彭越,并灭其三族。
英布得知彭越、韩信惨死,心中恐惧,起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平叛,在战场上,刘邦对着英布喊道:“你何苦谋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英布回吼:“你杀韩信、彭越,下一个就是我,不如反了!”
虽历经艰辛,但刘邦最终成功将其击败。
除了政治与军事上的举措,刘邦也重视文化建设。陆贾时常在刘邦面前谈论《诗》《书》,起初刘邦不以为然。
刘邦不耐烦地说:“我骑在马上打天下,要《诗》《书》有何用?”
陆贾反驳道:“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秦以严刑峻法统治天下,却二世而亡。若陛下能以仁义治国,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刘邦听后,有所感悟,命陆贾着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之理。陆贾遂作《新语》十二篇,每奏一篇,刘邦都连连称善,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
北方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日益强大,不断侵扰汉朝边境。公元前200年,匈奴南下,刘邦亲率大军迎击。起初,汉军节节胜利,刘邦求胜心切,不听娄敬劝阻,轻敌冒进。
娄敬焦急劝阻:“陛下,匈奴故意示弱,恐有埋伏,不可贸然进军!”
刘邦大怒:“你这胆小鬼,竟敢扰乱军心!”
结果在白登山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围困。汉军被困七日,粮草渐尽,情况危急。
刘邦着急地问陈平:“先生可有妙计解围?”
陈平沉思后说:“陛下,可派人贿赂匈奴阏氏,或许能有转机。”
陈平派人贿赂匈奴阏氏,阏氏劝说冒顿单于:“两主不相困,汉军恐有后援,再战对我们不利。”
冒顿单于本就忌惮汉军后续援军,遂解围一角。刘邦趁机率部突围,狼狈撤回长安。
经此一役,刘邦深知汉朝国力难以与匈奴正面抗衡,于是采纳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
娄敬进言:“陛下,当前国力不宜与匈奴开战,可将宗室之女封为公主,远嫁匈奴单于,同时送去财物,以换边境和平。”
刘邦无奈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他将宗室之女封为公主,远嫁匈奴单于,同时每年送去大量的丝绸、粮食等财物。匈奴接受和亲后,边境暂时恢复和平,为汉朝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
刘邦晚年,宠爱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此事遭到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周昌坚决反对:“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刘邦不悦:“太子生性懦弱,如意更像我,我意已决。”
张良为吕后出谋划策,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刘盈。一次宴会上,刘邦见刘盈身后跟着四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得知是商山四皓,大为惊讶。
刘邦问四皓:“我多次请诸位出山,诸位避而不见,为何如今却追随太子?”
四皓答:“陛下轻慢士人,太子仁厚,礼贤下士,故我等来辅佐。”
刘邦意识到刘盈羽翼已丰,废立之事已难以成行。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讨伐英布的战争中身负重伤,病情日益加重。吕后请来良医,刘邦却拒绝治疗。
吕后哭着说:“陛下,良医在此,定能治好您的病,您不能放弃啊!”
刘邦苦笑道:“生死有命,非人力可改。我以布衣之身得天下,已无憾事。”
弥留之际,吕后问他:“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
刘邦答:“曹参可。”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刘邦说:“王陵可。然陵少憨,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言罢不久,刘邦驾崩于长乐宫,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但其开创的大汉基业,却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了四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