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史我有钱我有颜

第32章 有勇无谋的项羽

秦末,风云谲诡,天下如沸鼎之水。项羽,这位楚国名将项燕之孙,自幼便在家族荣光与亡国之痛的交织中成长,心怀复国壮志。

 楚国灭亡后,项羽随叔父项梁避居吴中。吴中之地,人杰地灵,却也暗藏着对秦朝统治的不满。

 年少的项羽,身形魁梧,目光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气。每当与吴中子弟谈及天下大势,他总是慷慨激昂,言辞间满是对秦朝暴政的愤慨和对楚国复兴的渴望。

 一日,项羽与几位吴中好友于亭中相聚,谈及秦始皇的苛政,项羽猛地一拍石桌,霍然起身,大声说道:“这秦朝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如此昏聩,怎能长久!”

 其中一位好友面露担忧,赶忙劝道:“项兄,慎言呐!如今秦朝势力庞大,咱们不可贸然行事。稍有不慎,便是灭顶之灾。”

 项羽却不屑地一笑,双手抱胸,昂首道:“怕他作甚!待我日后崛起,定要推翻这暴秦,恢复我大楚荣光!让楚国的旗帜再度飘扬在这片土地上!”

 另一位好友接话道:“话虽如此,可这谈何容易。秦军兵强马壮,咱们凭什么与之抗衡?”

 项羽目光如炬,坚定地说:“秦国虽强,却失民心。而我等楚人,对秦恨之入骨,只要振臂一呼,何患无应者?再者,我等皆有万夫不当之勇,若能团结一心,必能破秦!”

 彼时,秦始皇巡游会稽,车队浩浩荡荡,华盖蔽日,威风凛凛。道路两旁挤满了围观的百姓,人群中,年少的项羽紧紧握拳,目光灼灼,毫不掩饰心中豪情,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其叔父项梁听闻,大惊失色,赶忙捂住他的嘴,低声叱责:“休得胡言,此乃灭族之罪!”然而,项梁心中却暗自惊叹,深知此子非凡。

 此后,项梁倾尽全力教导项羽兵法,项羽虽学兵法略知其意,却不愿拘泥于细枝末节,他更钟情于在沙场上横刀立马,凭万夫不当之勇决胜千里。因其天生神力,能轻松举起巨鼎,武艺高强,很快在吴中子弟中崭露头角,声名渐起。

 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赵国被秦军章邯、王离率领的四十万大军围困于巨鹿,危在旦夕。各诸侯军虽已集结,却皆畏惧秦军威势,作壁上观。

 项羽率楚军前来救援,面对强敌,他深知唯有破釜沉舟,方能激发将士死战之心。于是,项羽召集众将士,登上高台,神色凝重地大声说道:“兄弟们!秦军暴虐,天下受苦。如今赵国危在旦夕,我们若不拼死一战,如何对得起天下百姓!今日,我等凿沉船只,打破饭锅,烧毁营舍,只带三日口粮。此去,有进无退,不灭秦军,誓不罢休!”

 台下将士们被项羽的豪情壮志所感染,热血沸腾,齐声高呼:“不破秦军,誓不罢休!”声音响彻云霄,士气大振。

 有个年轻的士兵大声问道:“将军,此去九死一生,您为何如此有信心?”

 项羽目光坚定地看着他,大声回应:“我等为正义而战,为天下百姓而战,自当无所畏惧!秦军虽众,却失民心,而我等众志成城,定能以少胜多!想那秦朝,焚书坑儒,天怒人怨,此乃上天要亡秦,我等顺应天命,岂有不胜之理!”

 又有士兵喊道:“将军,万一我们战败,该如何是好?”

 项羽猛一挥手,决然道:“战便战个痛快!即便战死,也能在青史留名,好过苟且偷生!况且,只要我等齐心协力,定能凯旋而归!”

 战场上,烟尘蔽日,喊杀声震天。项羽一马当先,手持长枪,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长枪挥舞间,秦军士卒纷纷倒下,鲜血飞溅。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与秦军展开殊死搏斗。经过九次激烈拼杀,秦军终于溃败,王离被俘,苏角被杀。诸侯军目睹楚军的神勇,无不胆战心惊。

 战后,项羽于辕门召见诸侯,诸侯们心怀敬畏,皆膝行而前,不敢抬头正视项羽。其中一位诸侯小心翼翼地说道:“久闻霸王神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等愿听凭霸王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