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有勇无谋的项羽(第2页)
项羽傲然点头,说道:“既如此,日后我等同心协力,共诛暴秦!若有二心,定不饶恕!”
一位诸侯赶忙表态:“霸王放心,我等愿为霸王效犬马之劳,绝无二心!”
然而,刘邦却趁项羽与秦军激战之际,率先攻入关中。项羽得知后,怒发冲冠,召集众将,怒喝道:“刘邦这竖子,竟敢趁我不备,先入关中,我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范增在一旁劝道:“大王息怒,刘邦素有野心,此乃天赐良机,不可错过,务必尽快发兵攻打,以绝后患。否则,养虎为患,必成大患!”众将纷纷附和。
项羽皱着眉头,思索片刻道:“刘邦此举,实在可恶!但如今我军刚经历大战,需休整一番,且容我再做打算。”
这时,一员猛将说道:“大王,刘邦如此不义,此时不攻,更待何时?我愿率本部人马,即刻出发,取下刘邦首级!”
项羽摆摆手:“不可鲁莽,刘邦虽可恨,但他身边谋士众多,不可小觑。需从长计议。”
刘邦自知实力悬殊,为求自保,亲率百余名骑兵至鸿门向项羽谢罪。鸿门宴上,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
刘邦言辞谦卑,极力表明自己并无与项羽争天下之意:“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羽本就性情直率,见刘邦如此,心中的怒火已消了几分,说道:“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刘邦赔笑道:“曹无伤这小人,为一己私利,竟挑拨我与将军关系,实在可恨!待我回去,定不轻饶。”
谋士范增深知刘邦乃项羽称霸天下的劲敌,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并举起所佩玉玦,暗示项羽下令斩杀刘邦,项羽却犹豫不决。
无奈之下,范增招来项庄,低声说道:“大王心慈手软,难以下决断。你以舞剑助兴为名,寻机刺杀刘邦,切不可让他逃脱,此乃关乎天下归属的大事。若刘邦不死,日后必成大王心腹大患。”
项庄领命,拔剑而起,剑花闪烁,步步逼近刘邦。项伯见势不妙,也拔剑起舞,护在刘邦身前,阻拦项庄。
刘邦的谋士张良见情况危急,借口出帐,找来樊哙。樊哙闯入营帐,怒目圆睁,斥责项羽听信小人之言,怀疑刘邦:“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羽见樊哙勇猛,赐他酒肉,问道:“壮士,可还能饮?”
樊哙接过酒肉,一饮而尽,大声说道:“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项羽不禁赞道:“好一个壮士!真乃英雄豪杰!不知壮士可愿为我效力?”
樊哙正色道:“我只忠于沛公,沛公待我恩重如山,我愿为他出生入死!”
刘邦趁机借口上厕所,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下,抄小路逃离鸿门。项羽错失了除去劲敌的绝佳机会,楚汉相争的局势由此转折,彰显出项羽优柔寡断的性格弱点。
项羽进入咸阳后,并未选择称帝,而是大封诸侯。他自封西楚霸王,将都城定在彭城。分封之时,项羽依据自己的喜好和与诸侯的亲疏关系进行安排,却未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平衡。许多诸侯认为自己所得封地不公,心中不满。
齐国的田荣找到项羽,愤怒地说道:“我田荣在反秦之战中,也立下不少功劳,为何封地如此狭小?这等分封,实在不公!”
项羽不耐烦地挥挥手:“本王自有安排,你若不服,尽管试试!”
田荣气得满脸通红:“你如此不公,天下诸侯岂能心服!今日你不给出个说法,我绝不罢休!”
项羽怒目而视:“你想怎样?莫要以为本王不敢杀你!”
田荣冷哼一声,甩袖而去:“好,项羽,你等着!我定要让你为今日的不公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