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新的征程
此时书房内静悄悄的。载沣坐在书房那厚重的书桌前,案上的灯火摇曳,映照出他专注又坚定的神情。面前摊开的报纸与文件堆积如山,暖黄色的灯光洒下,却驱散不了他心头的忧虑与思索。他的手指缓缓滑过报纸上关于南方实业蓬勃发展的报道,又落在北方工业蹒跚前行的分析上,眉头越皱越紧。当即摊开面前的纸张,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思索许久后拟定的初步的一些没有系统性的商业规划,和这段时间对南北工商业发展、政府政策的研究成果。
他深知,实业救国是当下许多的有志之士选择的必由之路。经过多日与各方人士的交流,载沣对当下实体经济和政府政策已然明晰。南方在政策鼓励下,新办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发展势头迅猛;北方虽有天津等地的几家大厂撑着门面,虽有像天津启新洋灰公司、久大精盐公司这样的佼佼者,但整体上,工商业的活跃度以及规模远不及南方。载沣深知,若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有所行动。如今政府鼓励实业发展的政策给了他机会,他决心要抓住。
他手中的毛笔在砚台里蘸了蘸,落下笔来,在纸上写下南下考察的计划。他详细罗列着要拜访的实业家,尤其是张謇,此人在南方实业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他的经验与见解定能给自己极大的启发。规划里还涵盖了考察路线,预计停留的时间,以及想要重点了解的产业和技术。
他又铺开一张崭新的宣纸,提起毛笔,开始重新撰写自己的商业规划。在这份规划里,他计划在北方以北京为中心,优先发展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的步骤。从购置先进设备入手,他打算派可靠之人一同前往英法的驻中领事馆,从前还是摄政王时和英法的领事馆打过交道,和其中的官员还是有一些交情,打算先从他们那里了解国外的行业情形,有英法领事外交官的介绍信,在前往国外的工厂考察并引进最新型的纺织机和食品加工器械;纺织业原料棉花在北京周边华北地区有一定产量,技术引进也相对容易;食品加工业则瞄准庞大的京城消费市场。在规划中,原料供应方面,和北京周边的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棉花等原材料的稳定种植供应;人员招募上,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技师和熟练工人,同时开办技术培训班,培训本地人才,如皇帝所讲的那样,宫中有大批的太监宫女等待遣散,这些人本就对皇室忠心以奴婢自居,若能学的技术在工厂固定做工养活自己也算是一件大好事。对于销售渠道,他也有盘算,除了在北方各大城市设立销售点,还要尝试开拓海外市场。还设想了与地方政府合作争取优惠政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