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战锤当暗精不会水的鱼大仙

第664章 塑造工业体系(下)(有那啥)

“实际?”

 达克乌斯低声嘀咕了一句,微微抬头望向天花板,指尖也随之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他在思考着如何将庞杂的概念拆解得更加直观、易懂。

 片刻后,他目光一转,看向了坐在另一侧的瓦尔祭司们,嘴角微微勾起,“你们在艾希瑞尔的时候,应该见过纺织厂里的天轴系统吧?”

 瓦尔祭司们闻言纷纷点头,那套复杂而精妙的机械装置,至今仍让他们记忆犹新。

 “那么,如果按照你们现在的生产模式,两人一组,手工制造,你们要制作一套与纺织厂同规格的天轴系统,大概要多少工时?”

 这一下,瓦尔祭司们没有先是对视一眼,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思。所谓的两人一组,一个是明目的,一个保持传统的,这对视个毛,这就像对一个聋哑人说听我口令行事。但他们低声讨论了起来,各自结合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计算和推演。

 “500小时?”

 “或许是450小时?”

 模糊的答案一个接一个地被抛出,带着不确定,带着犹豫。

 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时代,天轴系统是工厂机械化的核心动力传输方式,其核心是通过一根或多根贯穿厂房上方的长轴,将蒸汽机或水轮机的动力分配到各个生产机器。这一系统在电力普及前是工业化生产的核心动力架构,因为是部署在上方,所以称为天轴。

 天轴系统的组成由动力源,也就是蒸汽机或水轮机;天轴,一根横贯厂房顶部的长轴,多为钢制或木质,通过轴承支撑在房梁上;

 传动装置通常有两个,一个是皮带轮,安装在天轴上,通过不同直径的皮带轮调节转速。另一个是传动带,通常为皮革、橡胶或帆布材质,连接天轴与机器。

 调速与离合装置与传动装置一样,同样有两个,一个是离合器,通过移动传动带在皮带轮上的位置,控制机器启停;另一个是变速轮组,通过不同直径的皮带轮组合调节机器转速。

 天轴系统首次实现集中动力分配,取代了分散的水车、人力和畜力驱动。典型应用在19世纪的纺织厂、木材加工厂、金属锻造车间等。结构简单,依赖机械传动,无需复杂电气设备,这个时期想有电气设备也没有……

 天轴系统可谓是时代的产物,好用的同时也有着缺陷与局限性。能量损耗大,皮带打滑、摩擦和长距离传动导致效率低下。高速旋转的天轴和裸露的传动带易引发工伤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天轴需贯穿整个厂房,限制工厂布局灵活性,无法实现电力时代的远程控制和精准调速。

 随着电力的出现,天轴系统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毕竟电力更好用,每台机器可独立供电,电力传输效率更高,且支持精准控制。但天轴系统也留下了技术遗产,其机械原理仍应用于现代传送带、齿轮箱等设备中。

 “那么问题来了……”达克乌斯扫视了一圈在场的瓦尔祭司与工匠们,停顿片刻,他缓缓开口。

 他向前微微倾身,手指轻叩桌面,语气带着一丝引导性的意味,“如果支撑天轴的轴承,或者螺栓、铆钉等紧固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损耗,需要更换,我们是否能直接取用另一组制造的零件,毫无阻碍地替换上去?”

 “做不到!”

 没有丝毫迟疑,米库姆的回答果断而直接。

 “因为什么?”

 “规格不同!”米库姆没有任何犹豫,沉声回答道,“正如您刚才所说的,没有标准化,没有统一规则,导致所有涉及的零件尺寸、工艺、接口都存在差异。这不仅造成了混乱和低效的运作方式,还意味着在没有零件储备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额外花费时间去测量规格、单独打造适配的零件,而不是直接进行更换。”

 达克乌斯微微眯起眼睛,轻轻晃着手指,随后指向米库姆,嘴角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这就是我喜欢和聪明人打交道的原因,能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避免无谓的争论。”他轻叹道,随后缓缓站直身子,收回手势,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所以,我们要建立标准化!”

 “标准化,是文明进步的基石,无论是制造、建筑、战争,还是贸易,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在统一的标准之下运行。否则,我们的产能再高,工艺再精湛,也终究会被细微的误差拖累,影响整体的质量和效率。到头来,我们也只能像那些愚昧的猴子一样,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与低效中,永远无法建立真正强大的体系。”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众人,确保每个人都在认真聆听,而后继续说道。

 “现在,我们的机械设备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兼容性差。它们乍一看,几乎一模一样,仿佛是从同一个模具里倒出来的,但实际上呢?如果你们仔细检查,就会发现它们的每个部件,都有着细微的区别,有的齿轮尺寸稍大,有的螺栓位置略有偏差,甚至连传动轴的材质和加工方式都各不相同。”

 他缓缓收回手,指尖再次轻敲桌面,声音清脆。

 “如果其中一台设备出现问题,工人们应该能够直接从另一台机器上拆下相同的零件进行替换,对吧?”他的语气带着一丝轻佻的戏谑,但其中的道理却冰冷而无情。

 “但事实是,工人们根本做不到,只有通过魔法才能这个问题,这就是问题所在!”

 达克乌斯微微停顿了一下,给所有人消化信息的时间。

 “我们目前的工厂,无论是钢铁厂还是纺织厂,本质上只是一个框架,就像一座已经建成的房子。房子的基础已经打好了,墙壁也竖起来了,但内部仍是一片混乱,就像现在的生产体系,没有统一的标准,所有零件的生产、所有设备的维护、所有工人的操作方式,仍然依赖各自的经验和传统,而不是一整套严谨且高效的体系。”

 “装修一座房子,我们不会胡乱摆放家具,而是要有规划、有布局,让每个空间的功能最大化。同样的,建立工厂,我们不能让生产流程无序发展,而是要有标准、有规范,让所有环节能够无缝衔接。”

 达克乌斯说完后,缓缓靠回椅背,目光依旧锐利,观察着众人脸上的反应。他知道,这一切虽然听起来简单,但真正推行起来,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标准化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思想上的变革,而变革,向来需要引领,需要时间,需要具体的人去推动。

 寇兰坐在另一边,看似置身事外,实则始终在聆听着达克乌斯的言论。起初,他对这些复杂的概念感到陌生,甚至有些不耐,但随着讨论的深入,他的心绪逐渐发生了变化。

 他隐约明白了,达克乌斯所构建的体系,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革新,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彻底转变。这些东西听起来陌生又遥远,但他却能感受到,它们的出现将会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方式,甚至可能改变整个杜鲁奇的战争模式。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对面的希尔西斯身上,试图在对方脸上找到一丝疑惑,然而,希尔西斯的神色平静而自然,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本该如此。

 寇兰心中一震,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界限。他是黑守卫的统领,是马雷基斯的忠诚战士,他的世界始终围绕着战斗、血腥与权谋。

 而达克乌斯呢?他不仅掌控着战场,更在塑造未来,他所思考的维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刀剑相向的简单争斗。

 这一刻,寇兰他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了。

 他永远做不到像达克乌斯这样,对未来有着如此清晰的规划,也无法在短短的时间内跳脱旧有的观念,接受并推动这样深远的变革。这一切,终究与他无缘,他能做的只有接受、理解,争取不让自己掉队。

 “达克乌斯……是真有本事啊。”他在心里叹了口气,随即低头,不再多想,仔细的聆听着。

 见瓦尔祭司们已基本消化了之前的内容,达克乌斯接着道。

 “所以,我们当前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制造标准统一的工作母机!”他的语气沉稳,但每个词语都充满着力量,“工作母机是制造其他机器或零件的基础设备,它们是整个制造体系的支柱,是工业化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