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如懿传9完(第2页)
\"嫔妾谨记皇上教诲。\"我重重叩首,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
离开太后寝宫,乾隆命人送我回自己住处。一路上,我思绪万千。太后那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她是否知道更多?乾隆对我的\"预知\"能力又信了几分?
刚回到寝宫,如懿就匆匆赶来。她一把抱住我,声音哽咽:\"妹妹没事就好!\"
\"多亏姐姐相助。\"我回抱她,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姐姐是如何说服太后的?\"
如懿擦擦眼角:\"我让福珈姑姑带去了你平日练字的纸稿,还有高贵妃近期的诗作。太后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伪造笔记模仿的是高贵妃的笔迹而非你的。\"
我恍然大悟:\"所以太后才会问那些关于笔迹的问题\"
\"不止如此。\"如懿压低声音,\"太后似乎对你很特别。她私下对我说,"此女非凡,当善用之"。\"
我心头一跳。太后甄嬛,这个在《甄嬛传》中穿越重重宫斗最终登上权力巅峰的女人,是否在我身上看到了什么?
\"高贵妃呢?\"我问道。
如懿冷笑:\"证据确凿,皇上震怒,已将她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我长舒一口气。历史上高贵妃应该在乾隆十年病逝,现在这个结局,算是提前结束了她的政治生命。
\"姐姐,现在只剩我们了。\"我握住如懿的手,\"我们可以一起改变那个未来\"
如懿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妹妹,你真的来自未来吗?\"
这是她第一次直接问这个问题。我点点头:\"是的。在我所知的历史中,姐姐会成为皇后,但最终\"
\"会失宠,会被废,对吗?\"如懿平静地接话。
我惊讶地看着她:\"姐姐不害怕吗?\"
\"怕。\"如懿苦笑,\"但知道总比蒙在鼓里好。至少现在,我们可以早做准备。\"
她的坚强让我动容。历史上的乌拉那拉皇后,是否也曾希望有人提前警告她命运的残酷?
接下来的日子,后宫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乾隆忙于朝政,很少召见妃嫔。我利用这段时间,开始实施一个大胆的计划——改革后宫制度。
\"姐姐,我在想,我们能不能为宫女们办个学堂?\"一天,我对如懿提议。
\"学堂?\"如懿惊讶地看着我,\"教她们什么?\"
\"识字、算数、女红甚至是医术基础。\"我兴奋地解释,\"这样她们出宫后,也能有一技之长。\"
如懿若有所思:\"这主意甚好。但太后和皇上那边\"
\"我们可以从小规模开始,只教几个可信的宫女。若有效果,再慢慢扩大。\"
在我的游说下,如懿最终同意尝试。我们挑选了十名聪明伶俐的宫女,由我亲自教授基础文化知识,如懿则教她们礼仪和女红。这个小小的\"后宫学堂\"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与此同时,我也在悄悄记录这个与历史不同的乾隆朝。在我的干预下,永琏活了下来,高贵妃提前倒台,如懿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这些改变会带来什么连锁反应?我不知道,但我决定不再做一个被动的旁观者。
三个月后,乾隆突然召见我。养心殿内,他正在批阅奏折,见我进来,放下朱笔。
\"瑞贵人,知道朕为何召你吗?\"
\"嫔妾不知。\"我小心回答。
\"朕近日接到云南奏报,说是有种新作物,亩产极高,当地人称之为"土瓜"。\"乾隆意味深长地看着我,\"朕记得你曾提过此物?\"
我心头一跳。马铃薯!在乾隆初年,马铃薯刚传入中国不久,尚未广泛种植。我确实在一次闲谈中提过它可以作为救灾粮食。
\"回皇上,嫔妾在家父藏书中见过记载。此物耐旱高产,适合贫瘠山地种植。\"
乾隆点点头:\"朕已命人试种。若真如你所言,当大力推广。\"他停顿一下,\"瑞贵人,你还有多少这样的"见识"?\"
这是个危险的问题。我谨慎回答:\"嫔妾不过略通杂学,不敢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