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采药(第2页)

 第三次蒸制晒干后需要让黄精吸收早晨的露水,要让黄精滋润的恰到好处,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湿,润到合适了才开始蒸制。

 如此重复到第九次蒸制才算完成,最后把留下来的黄精汁倒进九蒸九晒后的黄精里,充分搅拌,泡一晚上,再最后一次日光晾干才算炮制好了黄精。

 炮制好的黄精是黑褐色的,闻起来是清香的,吃起来是甘甜的。

 炮制的过程中很多步骤,一个没注意好都会导致炮制好的黄精变酸,那就整个前功尽弃。

 炮制过程中每次晾晒都看准天气,后面要有三个晴天来保证黄精晾晒充分。

 总之太多细节需要注意,不然影响成品,这才是真正的古法九蒸九晒黄精。

 后世买的号称九蒸九晒野生黄精几百一斤,想都不要想,新鲜黄精七斤左右才能出到一斤成品,本钱都不够,还不说这么繁琐的人工。

 后世有真的九蒸九晒也不会有这么正宗,都是每次蒸几个小时,没谁坚持蒸48小时的,再就是直接泡黄酒蒸,并非古法流传的讲究水冷热之别,火文武之分,餐饮晨露的各种细节。

 整个炮制过程如果日头充足,晾晒顺利最早也需要三十天左右才能出一批黄精,不得不说贵的有道理。

 徐文俊当初从隔壁的老医生那里听到这个繁琐的炮制方法都觉得不可思议,花同样的精力去做别的事创造的价值肯定要强过炮制黄精。

 不过这个时代就合适,现在的人工不值钱。

 而且黄精是茎上结果,成熟自然落地再生长,不过分挖掘会持续的繁殖,算是稳定的来钱方式。

 徐文俊挖了几根就停手了,没挖太多,其中二十年以上的黄精都不少,他并没有打算靠自己一个人来炮制黄精,一个人也做不到。

 目的达成,徐文俊寻着来时的路慢慢走回去,一路上两眼寻找着杂草丛,偶尔看见自己要找的某种野菜便过去挖了起来,顺手丢进背上的背篓里。

 这种野菜很多,下的山来还没走到家,背篓就满了,路边还有很多同样的野菜也不挖了直接回了家。

 赵氏正在做饭,看见满背篓的野菜挺高兴:“二郎一大早就挖了这么多野菜啊。”

 “这个野菜我有用的。”徐文俊神秘一笑。

 搭着梯子在屋顶盖稻草的大兄也扭过头来说道:“野菜还有什么用,不就是吃吗?”

 赵氏这两天也习惯了他的奇奇怪怪,经常说些她听不懂的话,也懒得理继续做她的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