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番外一:赵姬与嫪毐之乱(第2页)

 与此同时,嬴政带领侍卫闯入赵姬的寝宫。赵姬惊慌失措,想要阻拦,却被嬴政那冰冷如霜的眼神震慑得动弹不得。

 “母后,您与嫪毐私通,还妄图谋反,将儿臣置于何地?将秦国置于何地?”嬴政的声音冰冷刺骨,带着无尽的失望与愤怒。

 赵姬双腿一软,瘫倒在地,泪流满面:“政儿,是母后糊涂,求你放过我和孩子。”

 嬴政冷哼一声:“此事绝无可能。”说罢,他下令将赵姬幽禁起来,赵姬与嫪毐所生的两个孩子也被处死。

 嫪毐被押至刑场,遭受车裂之刑。他的惨叫声回荡在咸阳城上空,这场荒唐而又惊心动魄的叛乱似乎就此落下了帷幕。

 然而,嫪毐虽死,其党羽残余势力并未完全清除。在咸阳城的阴暗角落里,一些漏网之鱼正悄然谋划着复仇。

 有个名叫陈禄的小吏,曾是嫪毐的亲信。他在叛乱失败后侥幸逃脱,隐姓埋名,藏于市井之中。陈禄心中满是不甘,整日与几个同样心怀怨恨的旧部聚在一起,商议如何为嫪毐报仇。他们四处联络各方对嬴政统治不满的势力,企图再次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秦轩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流,他亲自带领几名精锐侍卫,乔装打扮,深入市井街巷查探消息。在一次秘密行动中,秦轩发现了陈禄等人的踪迹。他不动声色,暗中跟踪,经过多日的观察,终于掌握了他们的行动计划和联络方式,随后迅速向嬴政汇报。

 嬴政得知消息后,亲自部署抓捕行动,派出精锐骑兵部队,在秦轩的带领下,趁着夜色包围了陈禄等人的藏身之所。战斗一触即发,陈禄等人负隅顽抗,但在训练有素的秦军面前,他们的抵抗显得不堪一击。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陈禄及其党羽全部被歼灭。

 解决完嫪毐残余势力后,赵姬的处置问题让嬴政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秦轩进谏道:“王上,太后虽犯下大错,但毕竟是您生母,以臣之见,可将太后转移至偏远宫殿,幽禁起来,减少其用度,既全了母子情分,也能向天下彰显王上的仁厚与威严。”

 吕不韦也在一旁说道:“王上,秦以孝治天下,太后之事若处置不当,恐遭天下人非议。秦轩所言,老臣以为可行。”嬴政沉思良久,最终采纳了他们的建议。

 在处理完这一系列事情之后,吕不韦却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他深知,自己与赵姬的过往以及将嫪毐送入宫中之事,一旦被深究,自己必然脱不了干系。这些日子,吕不韦常常独自在相府的花园中踱步,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一天,秦轩来到相府拜访吕不韦。两人在书房中相对而坐,秦轩开门见山地说道:“相国,如今嫪毐已除,可朝中局势依旧微妙。您与太后的过往,王上虽未提及,但难保日后不会追究,相国不可不早做打算。”

 吕不韦长叹一声:“老夫又何尝不知,只是如今骑虎难下,不知如何是好。”

 秦轩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依在下之见,相国可主动辞去相国之位,远离朝堂纷争,或许能保一世平安。”

 吕不韦苦笑:“辞去相国之位,谈何容易,这秦国朝堂,老夫经营多年,又怎舍得轻易放手。”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终究没有得出一个万全之策。此后,吕不韦虽表面上依旧在朝堂上处理政务,但行事却愈发谨慎小心,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惹来杀身之祸。

 嫪毐之乱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也让嬴政更加成熟坚定。此后,嬴政在秦轩、李斯等一众贤臣的辅佐下,广纳贤才,操练兵马,制定统一六国的战略。秦轩凭借卓越的智谋,为嬴政出谋划策,在离间各国君臣关系、收买权臣等策略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吕不韦,虽然在嫪毐之乱后势力有所削弱,但他多年来积累的政治经验和人脉资源,依旧在秦国朝堂上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在秦国迈向统一六国的道路上,各方势力相互交织,演绎着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篇。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的国力在嬴政的统治下日益强盛,统一六国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在这个过程中,吕不韦虽然不再像从前那样大权在握,但他依旧心系秦国。他利用自己在商业上的敏锐眼光,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暗中资助了不少对秦国发展有益的项目,试图以此来弥补自己曾经的过错,重新赢得嬴政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