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集希望之光(第2页)

 王逸听闻此事后,凭借自己多年对古籍文献的钻研,开始翻阅各种可能有相关线索的资料。他整日埋头于书斋之中,一本本泛黄的书卷在他手中翻过,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提到《清明上河图》去向的记载。终于,在一本南宋初期的私人笔记中,找到了些许蛛丝马迹,上面提到在金兵撤离汴京时,有一批珍贵的书画被转运到了南方的某个大户人家手中,但具体是哪家却没有详细说明。

 而赵轩则发动了自己在商业圈子里的关系,去打听那些曾经在战乱中可能接触过这批书画的人家。他们的寻找过程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捞针,困难重重,但每个人都没有放弃。

 随着时间的推移,线索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清晰。经过一番周折,他们锁定了临安城郊的一个姓陈的大户人家。据说当年陈家的先辈曾在金兵退走后的混乱中,机缘巧合得到了不少珍贵字画,其中或许就有《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听闻这个消息后,激动不已,立刻与李翰等人一同前往陈家拜访。陈家的当家人陈老爷是一位儒雅的老者,听闻是张择端亲自前来询问《清明上河图》一事,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陈老爷说,自己家中确实有一批先辈留下的字画,一直妥善保存着,但自己也不确定里面是否有《清明上河图》。随后,他命人将那些字画一一拿了出来,摆在众人面前。

 张择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紧张又期待地看着一幅幅字画被展开。当一幅画卷慢慢展露真容时,那熟悉的笔触、画面,让张择端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没错,正是他朝思暮想的《清明上河图》啊!

 陈老爷看到张择端的反应,心中也明白了几分,他感慨地说:“这幅画在我家多年,虽知是佳作,却没想到竟是张画师的心血之作,今日能物归原主,也算是了却一桩美事。”

 张择端激动地向陈老爷表达了感激之情,李翰等人也纷纷称赞陈老爷的大义。

 得到《清明上河图》后,张择端更加归心似箭,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带着这幅画回到汴京。在临安的这段日子里,他收获的不仅是画的失而复得,还有这些真挚的朋友。

 离开临安时,李翰等人前来相送。他们叮嘱张择端一路小心,希望他回到汴京后能继续用画笔记录下这世间的美好,传承北宋的文化。

 张择端怀揣着《清明上河图》,踏上了返回汴京的路途。一路上,他的心情无比复杂,既有对即将回到故土的激动,又有对汴京如今模样的担忧。但无论如何,《清明上河图》在他身边,就仿佛是一道希望之光,照亮着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坚信,只要有这幅画在,汴京的繁华记忆就永远不会消逝,北宋的文化传承也定能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