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驾之饼太虚之境

第166章 风波平息(第2页)

 朱启光来回踱步,最终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罢了,既然如此,就依你们之计行事。”

 御史和丞相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得逞的狡黠。

 御史和丞相离开亲王府后,立刻开始了他们的最后一搏。

 丞相回到府中,召集了自己的心腹,秘密部署着后续的行动。他神色严肃地说道:“成败在此一举,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得有任何差错!”众人齐声应道:“是,大人!”丞相接着说道:“李将军,你率领一队精兵,埋伏在皇宫东门,一旦有变,迅速攻入。王大人,你负责联络朝中的官员,务必确保他们在关键时刻支持我们。”众人领命后,匆匆离去,各自准备。

 而御史则在自己的书房里,写着一封封密函,准备传递给各方势力,拉拢同盟。他的额头布满汗珠,手中的笔却不停歇。“张侯爷,如今局势已明,若您能助我等一臂之力,事成之后,定有重赏。”“刘尚书,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望您三思。”写完密函,御史叫来亲信,仔细叮嘱:“这些信件务必亲手交到各位大人手中,不得有误!”

 他们派出亲信,暗中监视皇宫的一举一动。一名亲信悄悄躲在皇宫外的角落里,眼睛紧紧盯着宫门,不放过任何一个进出的人。另一名亲信则混入宫中,伪装成太监,试图打探到更多的消息。

 与此同时,皇宫内的气氛也愈发紧张。洪秀秀等人察觉到了外面的异动,加强了防备。洪秀秀对赵逸尘和赵逸风说道:“我感觉他们快要动手了,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赵逸尘点头道:“放心吧,我已经增加了巡逻的人手,加强了各个宫门的防守。”赵逸风也说道:“我也安排了暗哨,一旦有情况,立刻示警。”

 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暴即将来临,皇宫内外都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就在丞相和御史发动政变的那一刻,皇宫内一片混乱。喊杀声、兵器相交声此起彼伏。

 皇宫内老常头手持长刀,怒吼着冲向叛军。他虽年事已高,但身手依旧矫健,每一刀挥出都带着凌厉的风声,瞬间砍倒了几个冲在前面的叛军。

 胡陆阳则施展着灵活的身法,在人群中穿梭。他手中的短剑如毒蛇般刁钻,每次出击都能准确地刺中敌人的要害,让叛军防不胜防。

 赵逸风与赵逸尘兄弟俩背靠背,相互配合默契无间。赵逸风舞动长枪,如蛟龙出海,枪尖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地。赵逸尘则手持双剑,剑影闪烁,将靠近的敌人一一击退。

 突然,一群叛军朝着老常头围攻而去,老常头毫无惧色,他大喝一声,长刀横扫,强大的力量直接将几个叛军震飞出去。

 胡陆阳这边,几个叛军弓箭手瞄准了他,正要放箭。胡陆阳敏锐地察觉到危险,身形一闪,瞬间来到弓箭手面前,短剑一挥,弓弦皆断。

 赵逸风的长枪被一名叛军将领用大刀死死压住,就在这危急时刻,赵逸尘双剑齐出,刺向那名将领的后背,迫使他不得不回防,赵逸风趁机发力,将长枪一挑,把那将领挑落马下。

 他们四人在混乱的战场上左冲右突,英勇无畏,为保卫皇宫拼尽全力。

 常兰也紧握着剑,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身姿紧绷如弓弦。洪秀秀则眉头微蹙,心中暗自担忧着局势的发展。马福生在一旁来回踱步,时不时望向寝殿内。

 朱悦然在太后身旁,轻声安慰着神色焦虑的太后。太后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朱启明能平安无事。

 思阳、艾则孜和丽娘三人围在朱启明床前,额头上汗珠密布,他们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最关键的运功疗愈。思阳的双手发出淡淡的光芒,缓缓注入朱启明体内;艾则孜脸色凝重,控制着内力的输送;丽娘则闭着双眼,口中念念有词,引导着三人的力量融合。

 寝殿外,喊杀声越来越近,常兰的心跳也随之加速。洪秀秀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

 马福生停下脚步,说道:“这局势愈发紧张,也不知外面情况如何了。”

 常兰咬了咬牙:“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守住这里,不能让任何人打扰陛下的疗愈。”

 洪秀秀点头应道:“没错,哪怕拼上性命!”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朱启明的寝宫突然爆发出一股强大的气息。朱启明缓缓睁开双眼,眼中精芒四射,他已然恢复心智。

 他感受着体内上古功法大增的力量,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朱启明身形一闪,如鬼魅般出现在战场之中。他的每一次出手都带着排山倒海之势,那些叛军在他面前犹如蝼蚁一般,被他的武力摧枯拉朽般击溃。

 “陛下万岁!陛下万岁!”原本惊慌失措的侍卫们看到朱启明如此威猛,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