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风波平息(第3页)
朱启明怒吼道:“一群逆贼,你们的阴谋休想得逞!”他的声音如雷霆般在皇宫上空回荡。
丞相和御史看到朱启明如此强大,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们知道,一切都完了。
叛军如潮水般涌入皇宫,气势汹汹。然而当他们看到朱启明安然无恙地站在那里,周身散发着强大的气势,瞬间都惊呆了。
原本嚣张跋扈的叛军将领,此刻脸色煞白,手中的兵器也不由自主地掉落。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颤抖着说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叛军见状,也纷纷跟着跪下,磕头如捣蒜,口中不断喊着:“陛下饶命,小的们猪油蒙了心,被奸人蛊惑,求陛下开恩!”
一时间,求饶声此起彼伏。朱启明目光威严地扫视着这些叛军,冷冷地说道:“你们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罪,以为求饶就能了事?”
叛军们听到这话,更是吓得瑟瑟发抖,有的甚至瘫软在地,尿了裤子。
朱启明冷哼一声,接着说道:“朕念在你们或许是受人蛊惑,暂且饶你们不死,但犯下的罪行不可不究。”
叛军们听到还有一线生机,连忙感恩戴德:“谢陛下隆恩,谢陛下隆恩!”
这时,赵逸尘和赵逸风押着丞相和御史走了过来,将他们狠狠地扔在地上。丞相和御史此刻狼狈不堪,再无往日的威风。
朱启明怒视着他们,厉声道:“你们二人狼子野心,意图谋逆,罪该万死!”
丞相抬起头,还妄图狡辩:“陛下,臣一时糊涂,求陛下看在臣往日功绩的份上,饶臣一命。”
御史也跟着磕头求饶:“陛下,都是丞相指使的,臣是被迫的呀!”
朱启明怒极反笑:“到了此刻,还在相互推诿,真是无耻至极!”
随后,朱启明下令将丞相和御史打入大牢,待秋后问斩。对于叛军,他则下令根据罪行轻重进行惩处。
处理完这些,朱启明转身走向寝殿,对守在外面的众人说道:“此次多亏了你们,朕定当重重赏赐。”
常兰等人赶忙跪地谢恩,朱启明摆摆手,走进寝殿去看望太后和朱悦然。
皇宫逐渐恢复了平静,这场惊心动魄的政变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朱启明的寝殿内,他目光冷冷地盯着下方跪着的朱启亮,心中思绪翻涌。赵逸风和洪秀秀在旁侧立,朱悦然也在旁。
“陛下,虽无证据表明康亲王直接参与了谋反,但他与丞相的关系众人皆知,不可不防啊。”赵逸风上前说道。
朱启亮连忙磕头喊冤:“陛下,臣弟对您忠心耿耿,绝无谋逆之心啊。与丞相的交往也只是平常的官场应酬,绝无其他心思。”
朱启明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三弟,朕念你以往也有些功绩,暂且不追究。但从今往后,你好自为之,若再有任何不轨之举,定不轻饶。”
朱启亮如蒙大赦,连连谢恩:“谢陛下开恩,臣弟定当洗心革面,忠心为陛下效力。”
然而,朱启明心中明白,对于朱启亮,还需多加留意,以防万一。
朱悦然说道:“三哥一直尚武,怎么会?”她的脸上满是疑惑和难以置信。
朱启明看着妹妹,轻轻叹了口气:“悦然,人心难测,或许他的尚武之心被人利用,又或许他另有图谋。”
朱悦然咬了咬嘴唇:“可是,从小到大,三哥对我们都很好啊。”
朱启明拍了拍朱悦然的肩膀:“妹妹,有时候人是会变的。但在事情没有确凿证据之前,朕也不会轻易定他的罪。”
朱悦然眼中含泪:“希望三哥真的没有参与此事,不然……”
朱启明神色凝重:“好了,悦然,此事朕自会处理,你无需太过忧心。”
朱悦然微微点头,心中却依旧为朱启亮的事情感到不安。
朱启明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派朱启亮去戍边。
朝堂之上,朱启明目光坚定地宣布:“朱启亮,朕命你即日起前往边疆戍守,抵御外敌,戴罪立功。”
朱启亮先是一惊,随后跪地领命:“臣遵旨,定当不辱使命,为陛下守好边疆。”
退朝之后,朱启亮回到家中,心情复杂。他的夫人担忧地问道:“老爷,这可如何是好?戍边艰苦,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归来。”
朱启亮长叹一声:“陛下此举,也是对我的考验。我唯有尽心尽力,方能重新赢得陛下的信任。”
收拾好行装,朱启亮带着一队人马,踏上了戍边的征程。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边疆立下战功,以证明自己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