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一、《红楼梦》第一百十四回概述
《红楼梦》第一百十四回“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甄应嘉蒙恩还玉阙”,围绕着王熙凤的离世和甄应嘉的还职两条线索展开,将贾府的衰败之景与官场的风云变幻交织呈现,进一步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故事开篇,王熙凤病情危急,从三更到四更胡言乱语,嚷着要船要轿回金陵归入册子。宝玉和宝钗听闻消息正欲前往,却被王夫人派人告知先别急着过去。宝玉想起当年梦境中有册子一说,袭人提醒他王熙凤或许会如梦中所示去往册子所指之处,这让宝玉感慨人有定数,还幻想若再做梦定要细细查看,以求未卜先知。
不久,王熙凤咽气,众人悲痛不已。贾琏手足无措,传赖大办理丧事,自己回明贾政。然而,贾府此时经济拮据,诸事难以周全。王仁前来奔丧,不仅指责贾府对王熙凤的后事办理不认真,还想让巧姐拿出财物,甚至怀疑巧姐留着财物做嫁妆。巧姐心中不满,平儿也生气地维护巧姐。贾琏为银钱发愁,平儿拿出自己未被抄走的东西让贾琏拿去典当应急,这一行为体现了平儿的忠诚和善良。而秋桐却心生嫉妒,与平儿产生矛盾,贾琏因此更加嫌弃秋桐,邢夫人却责怪贾琏,家庭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
与此同时,甄应嘉蒙恩还玉阙。甄应嘉的还职为故事增添了新的变数,也暗示着官场的风云变幻。甄应嘉与贾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归来或许会给处于困境中的贾府带来一丝转机,但也可能引发新的矛盾和冲突。
本回中,王熙凤的去世是贾府衰败的一个重要标志。她曾是贾府的管家,精明能干却也心狠手辣,她的离世让贾府失去了一位强有力的管理者,使得贾府在管理、经济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而甄应嘉蒙恩还职这一事件,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官场的复杂和多变,也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两条线索并行交织,生动地展现了封建社会家族兴衰和官场沉浮的景象,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红楼梦》所蕴含的悲剧色彩和社会意义。
二、王熙凤的人物形象与悲剧命运
1.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剖析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是一个极为复杂且立体的人物,她的性格特点丰富多样,在贾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王熙凤的精明能干在贾府上下是有目共睹的。她管理着贾府这个庞大的家族,将府中的大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在协理宁国府时,她展现出了卓越的管理才能。面对宁国府的混乱局面,她首先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每个人的职责,使得府中的各项事务都有章可循。她雷厉风行地处理事务,对于违反规定的人绝不姑息。有一次,一个婆子迟到,她立刻按照规定进行处罚,打板子、扣月钱,让众人不敢再懈怠。在操办秦可卿的丧事时,她事无巨细,亲自安排各项事宜,从人员调配到物资供应,都安排得十分妥当,让丧事办得既风光又有序。她的精明还体现在对贾府经济状况的了解上,她深知府中入不敷出的困境,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维持贾府的经济运转,虽然这些手段并不一定都合理,但也显示出她对家族经济的关注和思考。
然而,王熙凤的心狠手辣也是她性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利益,她不惜使用各种残忍的手段。在处理尤二姐的事情上,她表现得极其狠毒。她先是将尤二姐接入贾府,表面上对她和善,实际上却在背后设计陷害她。她利用秋桐来折磨尤二姐,让尤二姐在精神和肉体上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她还买通官府,诬陷尤二姐的前夫张华,使得张华状告贾琏,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尤二姐不堪折磨,吞金自尽。王熙凤的这种心狠手辣,不仅让尤二姐这样的弱女子成为了她的牺牲品,也让贾府中的其他人对她心生畏惧。
王熙凤的贪婪狡黠同样十分突出。她利用自己在贾府的权力,大肆敛财。她放高利贷,将贾府下人的月钱拿去放债,赚取利息。她还在处理府中事务时,收受他人的贿赂,为他人谋取私利。在贾赦想要鸳鸯做妾的事情上,她虽然表面上劝阻贾赦,但实际上却在暗中观察局势,试图从中获利。她的狡黠还体现在她善于察言观色,能够根据不同人的喜好和需求来调整自己的言行。在贾母面前,她总是能说一些让贾母开心的话,逗得贾母哈哈大笑,从而赢得贾母的欢心和信任。
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容忽视。她是贾府的管家奶奶,掌握着贾府的财政大权和日常事务的管理权。她的决策和行动直接影响着贾府的运转。她对上要讨好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对下要管理众多的丫鬟、婆子和小厮。她在贾府中就像是一个权力的中心,各方人物都围绕着她转。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贾府表面的繁荣和稳定,但她的一些行为也加速了贾府的衰败。她的贪婪和敛财行为使得贾府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她的心狠手辣也加剧了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
王熙凤是一个性格复杂、形象丰满的人物。她的精明能干、心狠手辣、贪婪狡黠等多面性格特点相互交织,使得她成为了《红楼梦》中一个极具魅力和争议的角色。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家族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2.王熙凤悲剧命运的成因
· 封建社会制度的压迫: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尽管王熙凤在贾府中手握大权,管理着上下大小事务,但她始终摆脱不了封建制度的束缚。她的权力来源于贾府这个家族,而家族的权力核心依然掌握在男性手中。一旦家族出现变故,她的地位便岌岌可危。例如,当贾府面临抄家等重大危机时,她作为女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家族的命运,也无法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保障。同时,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道德规范极为严格,王熙凤的一些行为虽然是为了维护贾府的利益,但在封建道德的评判标准下,却被视为越轨之举。她放高利贷、弄权敛财等行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不被允许的,这也为她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而且,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也是她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她与贾琏的婚姻并不幸福,贾琏的花心和不忠让她饱受折磨,却又无法摆脱婚姻的枷锁。
· 家族环境的影响:贾府表面上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家族,但内部却矛盾重重、腐朽不堪。王熙凤身处这样的家族环境中,不得不卷入各种权力斗争和利益纷争。她为了维护自己在贾府的地位和权力,不得不与各方势力周旋,使用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然而,这种斗争是残酷的,她在其中树敌众多。例如,她与邢夫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邢夫人一直对她心怀不满,在一些事情上故意刁难她。同时,贾府的经济困境也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贾府入不敷出,她为了维持贾府的表面风光,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来筹集资金,如放高利贷等。但这些行为不仅加剧了贾府的经济危机,也让她陷入了更深的困境。此外,贾府的衰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管理者之一,无法阻止家族的衰落,最终只能随着家族的覆灭而走向悲剧。
· 自身性格的缺陷:王熙凤的性格中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些缺陷也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重要原因。她的精明能干虽然让她在贾府中脱颖而出,但也让她过于自负和自信。她常常独断专行,不把别人的意见放在眼里,这使得她在决策时容易出现失误。例如,在处理尤二姐的事情上,她过于自信自己的手段,没有考虑到事情可能会出现的变数,最终导致尤二姐的死引发了一系列的麻烦。她的心狠手辣和贪婪狡黠也让她失去了人心。她在贾府中树敌太多,下人们对她又怕又恨,当贾府出现危机时,没有人愿意真心帮助她。而且,她的贪婪让她不断地敛财,为了钱财不择手段,这不仅损害了贾府的利益,也让她自己陷入了道德和法律的困境。她的性格缺陷使得她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中无法立足,最终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 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抗拒性:在《红楼梦》的世界里,命运常常是无常的,王熙凤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尽管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但一些意外事件的发生却让她措手不及。例如,贾府的抄家是她无法预料和阻止的,这一事件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她曾经的权力和财富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她也从一个风光无限的管家奶奶变成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可怜人。命运的无常让她的努力和挣扎都变得毫无意义,她只能无奈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走向悲剧的终点。
3.王熙凤去世的象征意义
王熙凤的去世,宛如一记沉重的丧钟,为贾府的衰败奏响了最为悲怆的乐章,在《红楼梦》的整体情节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王熙凤在贾府中一直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她的精明能干使得贾府在表面上维持着有序的运转。她协理宁国府时展现出的卓越管理才能,将混乱的局面迅速整顿得井井有条,足见其能力之强。然而,她的去世意味着贾府失去了这样一位强有力的管理者。贾府的日常事务繁杂,需要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人来统筹安排。王熙凤的离去,让贾府的管理陷入了混乱。原本由她制定的规章制度逐渐被忽视,人员调配也变得无序,各项事务开始出现漏洞和差错。这象征着贾府内部管理机制的崩溃,是贾府衰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经济层面来看,王熙凤深知贾府入不敷出的困境,并试图通过一些手段来维持贾府的经济运转,尽管这些手段并不一定光明正大,如放高利贷等。她的去世使得贾府失去了一个善于理财和应对经济危机的人。贾府的经济状况本就岌岌可危,失去了王熙凤的支撑,经济困境进一步加剧。入不敷出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债务缠身,贾府的经济大厦开始摇摇欲坠。王熙凤的去世象征着贾府经济支柱的崩塌,预示着贾府在经济上的彻底衰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人际关系方面,王熙凤在贾府中是一个权力的中心,各方人物都围绕着她转。她对上讨好贾母、王夫人等长辈,对下管理众多的丫鬟、婆子和小厮。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贾府人际关系的平衡。然而,她的去世打破了这种平衡。贾府内部的矛盾和纷争开始加剧,各方势力开始重新洗牌。例如,王仁的贪婪和冷漠在王熙凤去世后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他对巧姐冷言冷语,挑拨离间,引起了巧姐的反感,也让贾琏对他感到失望。这种内部矛盾的激化加速了贾府的衰败,王熙凤的去世象征着贾府人际关系和谐的终结。
在小说的整体情节发展中,王熙凤的去世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贾府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衰败的迹象,但表面上还维持着一定的繁荣。王熙凤的去世则标志着贾府真正走向了衰落的深渊。她的去世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贾府的管理混乱、经济危机加剧、内部矛盾激化等,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她的去世也为其他人物的命运发展埋下了伏笔。例如,巧姐在王熙凤去世后,面临着更加艰难的处境,她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王熙凤的去世对其他人物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贾琏和平儿在她去世后,陷入了悲痛之中。平儿为了筹办丧事,拿出了自己的体己钱,帮助贾琏度过难关,这体现了她们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宝玉和宝钗听闻王熙凤去世的消息后,想要前去探望,但被王夫人劝阻,这也反映出贾府众人对王熙凤去世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