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为天下,再谋万世之福利(第3页)

 “好,这件事我来谈。”万树森点了点头。

 “老师,家族要想长存,不是要剥削万民,削弱朝廷,而是要一心拱卫朝廷,造福百姓,如此才能让万民归心,朝廷放心。”

 “万家要做好带头作用。”

 许元胜沉吟道。

 “元胜你的意思我明白。”

 “万家当年未曾大举染指朝廷内的位置,今日虽出世,也会做好自己的本分。”“毕竟我已经在这个位置上了。”

 “万家再想再进一步,于我理念不合,于我万家祖训违背。”

 “皇权哪有那么好拿的。”

 “现在也就是大胜分崩离析,未能统一,若是一旦再次统一,之前的那些皇子皇孙,不会有好下场的。”

 万树森平静道。

 “老师明智。”

 “限制皇权,开创军政处,老师已经能名扬千古,留名史书。”

 “再有反复,也是对老师名声有辱。”

 “学生也希望老师,始终如一。”

 许元胜说道。

 稍后许元胜就离开了万府。

 不久之后,南方朝廷就下发了命令,此举不但是对南方,更是对应了天下。

 “允许天下所有人参与科举。”

 “兴办私塾,允许适龄人员免费求学,凡无财力且能力出众者,有朝廷资助科举。”

 “对于南方境内,私塾,医馆加大投放建设,尽可能做到一乡一私塾,一医馆。”

 除此之外。

 还对于接下来的官员进行考核方面,进行了细分。

 比如半年一考核,考核的方面等。

 在正式公告上面,并没有特别提出各大家族和权贵子弟,有些时候不特意提,反而会少很多矛盾。

 上层的公告,该说的说了,就没必要多余追叙,否则只会让更多的人胡思乱想。

 很快这项决策,顿时引起了南方境内乃至天下的喧嚣。

 一些老传统,老学究们,纷纷提出抗议。

 认为科举就非天下人都应该做的事,当官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事。

 商户从商,底层民众种地。

 科举当官,那是士族的事。

 但这些声音多数是北方。

 南方各大家族和权贵阶层已经得到了想要的条件,也就默许之了。

 但更多的底层民众,却是欢呼雀跃。

 对于跳出阶层,有当官的机会,是他们一生的期望,但现实让他们没有这个机会。

 现在私塾免费,科举不限制层级,能力出众者还能得到朝廷资助。

 对于他们无疑是一次鲤鱼跳龙门的机会。

 关于此举是许元胜提出的,朝廷方面也没有隐瞒。

 一时间。

 许元胜在底层民众的心里,近乎不亚于给予了他们再造之恩。

 一个个家里恨不得挂上长生牌位,日夜祝福之。

 ……

 许元胜在中都,第二日就拿到了朝廷给予的一千五百万两银子的奖励。

 另外也派人送过去两百万两

银子给予熊鲲。

 两百万两给予向天雷。

 一百万两银子给予候光耀。

 算是北地一战,邀请他们出战的好处费。

 而他从北地这一次获取的好处。

 金砖价值上千万两银子。精铁达百万斤,皆是非金银能够买到的战略物资,已经一分两半,一半送到了船坞,一半送到天河县。

 另外最后从广德府官员和富户手里,抢掠的财物也达三四百万两之多。

 加上朝廷奖励的一千五百万两。

 去掉给予熊鲲,向天雷和候光耀的五百万两。

 他手里还剩下两千三百多万两。

 “大人,战损名单送来了。”

 “另外按照你的吩咐,渭河平原一战上的名单也收集到了。”

 “若是抚恤上全部提高五成。”

 “需要再行发放三百七十万两银子。”

 ……

 “另外按照您的吩咐,渭河平原上建立瞭望塔,修葺城楼,在八城之间建立官道,为归顺的大荒国族人建立集市,购置粮草等。”

 “这一块上我也上报了朝廷,却只是批复了三百万两银子。”

 “但按照大人您的标准,缺额依旧达两百五十万两银子。”

 “这是详细的造价。”

 侯坤恭敬的递过去两份名单,心底苦笑,大人赚得多,这花的也忒多了,换成其他人早就揣自己口袋里了。

 “现在多付出。”

 “未来收获才能更大。”

 “不管是战损,还是渭河平原上,都是我们自己的事。”

 “就按照既定的计划去办吧。”

 许元胜平静的签下字,让侯坤去提银子。“渭河平原上,还有熊家和向家,要不要……?”侯坤低声道。

 “不必了。”

 “主导渭河平原的是我们青州府。”

 “没必要斤斤计较。”

 “原本不指望朝廷出银子的,毕竟朝廷早有说法,渭河平原未来数年都属于我们三家所有,能给予三百万两,也解决了不少事。”

 许元胜说道。

 “是!”侯坤沉声道,转身待走。

 “等等。”许元胜忽然喊住了侯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