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

第139章 打糍粑

 陈凡走到张四哥家里的时候,一群人正忙着在场坪上清洗石臼。 

 准确的说,这玩意儿叫做“碓(dui)臼(jiu)”,就是一个圆圆的石头窝子,当然也有四四方方的,将里面的石头凿空作为容器,可以用来舂米、打糍粑。 

 清洗碓臼的时候先用冷水,再用热水,保证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干净的干抹布擦干水分,这时候就等糯米到位。 

 在整个长江以南的地区,包括两广和海南,都有过年打糍粑的风俗。 

 将糯米清洗干净后用冷水浸泡一夜,再上甑(zeng)子蒸熟。 

 (甑子饭) 

 蒸熟的糯米被抬到碓臼里,便可以开始打糍粑。 

 今天来帮忙的人不少,不过都是张家本家人,五六个汉子拿着拳头粗、一米长的木棒跃跃欲试。 

 陈凡果断跟他们保持5米以上的距离,远远地挥手打过招呼,便迅速溜进屋里。 

 后院的厨房里面,两口大锅里的甑子冒着热气,显然糯米即将出锅。 

 七八个身强体健的妇女站在一旁,她们都是张家的媳妇,今天的任务就是烧火煮饭,以及协助制作糍粑。 

 片刻后,张四哥家的女主人揭开盖子,用筷子挑了一点糯米尝了尝,随即大声喊道,“好了,可以起锅。” 

 当即便有四五个人涌了上去。 

 两个人拿着大筲箕,还在筲箕里面铺了好大一块白布,稳稳地放在桌子上扶着。 

 另外两人用厚厚的抹布扣住甑子外面的扣手,“嘿”地一声,便将那么大一桶糯米饭抬了起来,迅速放到桌子上。 

 等热气稍微散开,便将甑子倾斜,又有两人拿着锅铲将甑子里的糯米饭全部扒拉进筲箕里面,落到白布上。 

 等甑子里面粒米不剩,抬着甑子的两人才后退离开。 

 而刚才扶着筲箕的两人一起用力,拽紧白布将糯米饭抬了起来,快步往外走去。 

 陈凡嗖嗖地跑在前头,张文良已经在喊,“糯米来啦,抹油。” 

 他便看见一位老太太端着一只小碗,手里拿着一块小布头,在碗里沾点油,在碓臼内壁上均匀地涂抹。 

 以陈凡5级大厨的经验,自然明白是为了防止糯米粘黏到石壁。 

 刷刷几下将油涂满石壁,早已守在一旁的两人便将糯米搁在碓臼边缘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往里面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