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774章 斯人皆去独悲戚(三)

嘉靖最近当然是心情极为不好,多次对着陆炳的画像独自垂泪。陆炳去世之后,嘉靖对于朝堂的掌握大不如前了。虽然黄锦和朱希孝也算忠诚,也会帮嘉靖尽心尽力的打探朝廷的各种消息,但是他们二人总是不如陆炳的,黄锦性格老实忠厚,对于很多事情不够狠辣。

 而朱希孝更是出身勋臣世家,嘉靖对他的信任总是有限的,没有了陆炳帮他监视朝堂,嘉靖感觉很不适应。偏生这两年又是朝廷的多事之秋。

 首先是去年重新勘定王守仁功绩的巡按御史们奏报了,他们都认为当年王守仁在广西、江西等地所立下的功劳属实,请求嘉靖恢复王守仁的爵位。

 朝中的王门弟子更是纷纷上疏,极言王守仁当年之功,但是嘉靖仅仅是准允给王守仁之子王正亿荫官锦衣千户,并没有提给王守仁复爵一事,这使得王门弟子们不干了,既然王守仁的功劳都已经勘定清楚了,那就应该给王守仁复爵了,仅仅给王正亿一个锦衣千户,显然是说不过去的。

 这个时候一个重量级人物的遗表使得嘉靖也不得不能对此事作出反应的,在陆炳去世后的一个月,原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当世大儒湛若水去世,临终之时给嘉靖上了遗表,请求嘉靖给王守仁复爵,湛若水在自己的遗表中称:咸宁、文成皆以平叛之功,而咸宁以此功,封咸宁伯,岁禄千石,予世券,文成仅以千户,岂逆鐇(安化王朱寘鐇)之不如逆濠(宁王朱宸濠)乎?南昌之不如安化乎?时虽不同,而功尤甚伟,伏祈陛下计之!

 湛若水可不是寻常人,虽然从官场成就来说,这位还不如王守仁,可是这位号称岭南真儒,又是理学名臣,影响力是极为惊人的,官至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嘉靖十九年以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致仕之后,四处讲学,兴办书院,一生热心捐款赞助书院,得其"馆谷"的书院竟达28所,从他的家乡到广州、南海、扬州、池州、徽州、武夷,遍布半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