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040章 北虏媾和机谋深(三)
基本上来说,朝廷重臣们对于和俺答媾和都是相对比较支持的,主要的反对声音在科道言官上面。
既然赵贞吉已经将此事给点破了,朱载坖也就将此事摊开来讲,朱载坖下令百官都可以上疏讨论此事。
内阁首辅李春芳就率先上疏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李春芳认为:人但知汉唐和戎之失,而不知今日和戎之利。且汉唐与虏婚,今纳款称臣。体统正而名号尊矣。汉唐制,和在夷狄。今制,和在中国。因其请而听之。彼喜于得请,德我必深。为盟益坚。虏以贡为名,我以货为市。计数十年之市孰与一旦用兵之费?况虏在得请,不得不已。殄无益之空质而启无穷之衅端。则从虏为怀柔,拒虏为失计矣!
作为内阁首辅的李春芳他的奏疏份量还是非常之重的,李春芳旗帜鲜明的支持和俺答交涉,在大明朝廷引起了一阵波浪,随着李春芳的上疏,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侍郎等也纷纷上疏,兵部、户部或者有边镇经历的官员大多支持和俺答谈判,而礼部、都察院六科还有部分翰林官则坚持华夷之辩,认为不应该有任何与俺答的接触。
宋应昌接着向朱载坖上疏称:“今顾使虏众入我境界,伺我道途,险易隘塞之处,营伍虚实之势,钱粮丰欠之状及都城衣冠、文物之盛,宗庙朝廷之美,皆入虏目中,诚恐虏之生心也。”
他认为一旦和俺答通贡,北虏使臣往来于京师、边镇,刺探大明虚实,会给朝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而礼科都给事中张国彦也上疏,认为俺答入寇,虽然造成大明士卒损伤,百姓劫掠,但是病在皮肤,虽沉疴痛痒,而不至于性命之忧。
而一旦于俺答通贡,那就是断骨摧肠,仓公、扁鹊不免望之而走矣!
科道官员们还举出朵颜三卫的例子,当年朵颜三卫也曾经是大明的藩篱,结果现在呢?徒存进贡之虚名,实为心腹之大害。而俺答的土默特部实力远远在朵颜三卫之上,将来讨赏之夷岁加一岁,抚赏之费日甚一日,会成为大明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