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040章 北虏媾和机谋深(三)(第2页)

 如此久之便会劳民伤财,国家财政就会陷入困境之中,此举好比竭泽而渔,似不可为也。此外土蛮、黄台吉、老把都、吉能、板升之余孽个个心怀异志,一旦其相互为谋,则形势危矣。如此岂非抢掠之外又增一抚赏乎?

 除此之外,很多臣子们认为一旦和俺答谈判,会使得九边的士卒迅速懈怠下来,使得大明的国防实力下降,大理寺卿董传策上疏称:“常人之情多居安而忘危,今南北之和好一成,则九边之玩愒必甚,将来告戒虽严,谁肯用命?封疆必懈而不守,戎马必驰而不振,钱粮必匮竭而不充,器械必踈虞而不备,盖不能振作于忧患恐惧之时,而能振作于从容 暇豫之际者,古今万万无是理也。倘一朝犬羊之态变出仓皇,客兵遂难卒合,行粮遂难卒办,河决鱼烂,莫可支持,虽有绝伦之才、应变之略如还白者,将或不免于闭门城战,付之无可奈何而已!”

 他们认为这种情况是极有可能发生的,而支持和俺答接触的如王崇古、杨博等人也纷纷上疏陈述自己的意见,王崇古认为:“自此修频年不可修之堡,自此耕塞外不可耕之田,自此练春秋不可解之甲,一年安静,一年之修备也,十年安静,十年之整顿也。万一俺答弗率,违背前好,侵我边疆,即将闭关绝使,整戈秣马,与之驱驰疆场。”

 王崇古、杨博等人认为,虽然和俺答通贡,但是大明并不会放松武备,不仅不会放松,而且要加强,这样的话,一旦发生战事,主动权就在官军手中的。

 围绕着是否与俺答接触,大明朝廷上下为此争论不休,各部院都无心办公了,朱载坖为此召见内阁辅臣,他问道:“眼下此事已经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了,诸位怎么看此事?”

 李春芳等人都劝朱载坖赶紧将其决定,免得拖延,毕竟俺答的使者还在曹邦辅处等待消息,拖延久了并非什么好事。

 朱载坖说道:“事关和战大事,恐怕需要廷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