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258章 藩臣异心难分说(八)
对于赵贞吉的看法,理藩院署院事茅坤并不认同,他对朱载坖说道:“陛下,臣以为事涉宗系,于朝鲜为至重之事,于大明亦是如此,大明为天朝上国,理应辨明冤枉,若事情属实,可以安抚朝鲜,使之诚心归顺,若事不属实,则以明示朝鲜,以绝其望也!”
茅坤认为大明应该重视此事,将此事认真的查一查,若是属实,就应该予以改正,正好可以安抚朝鲜,若是朝鲜人编的,也好让朝鲜人不再纠缠此事了。
朱载坖认为茅坤说的确实是个办法,便命令翰林院、礼部、理藩院详查此事,将此事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由大学士陈以勤负责此事。
同时给朝鲜下旨,他们既要申诉所谓的宗系辩诬之事,就要向大明提供相应的证据来说明此事,同时令王锡爵在朝鲜就近调查此事。
很快翰林院就将皇明祖训上的有关朝鲜宗系问题的由来搞清楚了,并且条陈上疏到朱载坖的案头了,李成桂在正式篡夺高丽政权之前,先是拥立了一个傀儡恭让王,这引起了当时仍然忠于高丽的一些臣子的不满,两个高丽官员尹彝、李初逃到明朝,控诉恭让王非高丽王室子孙,而是李成桂的姻亲,在废立后图谋侵犯大明,又说李成桂是高丽已故权臣李仁任的儿子,希望大明能出兵讨伐。
虽然太祖皇帝并没有出兵,但是相信了这两个高丽臣子的话,认为李成桂是李仁任之子。
因为在太祖眼中,高丽也算是比较亲近大明的藩属了,朱元璋即位之后便遣使赐玺书,又送还高丽流人,向高丽表达和平诚意,高丽国王王颗也向大明朝贡,接受大明册封,奉明正朔。所以最开始太祖认为高丽人知经史,文物礼乐略似中国,非他邦比。
但是很快,高丽国内政局就发生动荡,亲元的李仁任弑君,另立国王,再次向大明请求册立,这导致了朱元璋的不满,朱元璋当即拒绝了李仁任的要求,并且说道:“其弑君已久,今始请谥,将假吾朝命,镇抚其民,且掩其弑逆之迹,不可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