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中兴休息的云

第1347章 爵禄酬功君臣论(第2页)

朱载坖于是亲自拟定了此番各大将的赏功办法,征虏大将军戚继光,封蓬莱侯,予世券,子孙世袭之。征虏副将军萝川侯马芳,晋爵代国公,予世券,征虏前将军哈密伯李成梁,晋爵玄菟侯,予世券,征虏后将军临淮侯李庭竹,复曹国公旧爵,予世券。

朱载坖的上谕立即引起了群臣的反对,对于朱载坖要封爵的事情,其实群臣早就有所准备,但是没有想到朱载坖玩的如此之大,不仅直接给戚继光封侯,还要晋封两位国公,这是大明多少年没有的事情了。

内阁首辅高拱等人也纷纷上疏,请求朱载坖收回成命,珍惜朝廷名器,他们还拿王阳明来举例子,当然王阳明勘定宁王之乱,不过封伯,现在戚继光等人不仅封侯,马芳、李庭竹还是晋封国公,这显然不合适。

对于这种言论,朱载坖当即御批道:“若尔辈能阵斩北虏,献馘万级,朕亦不吝侯伯之赏!”

其实文官们最反对的就是朱载坖晋封两位国公了,因为上一位晋封的国公是翊国公郭勋,这位以大礼议起家,深得嘉靖的信任,权倾一时,最后虽然被夏言设计除掉,但是给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官员们不愿再增加国公这样的顶级勋臣了。

他们纷纷上疏,认为国公乃朝廷至重之爵,不可轻授,现存的国公,都是在开国和靖难中立下不世之功的勋臣,马芳他们此次虽然也是立下大功,但是怎么能够和中山王他们相提并论呢?既然功劳不能相比,那就不应该晋封国公。

然后又点名拷打李庭竹,曹国公的爵位为什么被废?是因为当初李景隆在家中接受家人跪拜,如君臣之礼,大逆不道。李增枝多立庄田,蓄养数百奴仆,意怀叵测。被人揭发之后被成祖削去了爵位的,陛下复其曹国公之爵,岂不是尽反成祖之政也?

然后对李庭竹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认为李庭竹素无功绩,在世宗朝也不过就是担任提督操江、南京守备等职务,朱载坖即位之后,对他信任有加,令他总督京营,但是也没有立下军功,这次出征,李庭竹仅仅是负责后勤粮秣的转运,就可因功升国公,这令天下何以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