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章 天龙寺内,佛家九乘之密


                 天龙寺,位于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北,正式寺名叫作崇圣寺。

  但大理人都叫惯了,都称之为天龙寺。

  段氏历代祖先做过皇帝之后,往往禅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为尊崇。

  每位皇帝出家之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大理皇室的子孙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

  于是随着时间流逝,这天龙寺便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规模宏大,构筑精美,殿宇连成片。

  即便是中原如五台、开元、九华、峨嵋等诸多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亦少能与其相比,只因地处南疆,其名不彰,鲜少为江湖所知。

  天龙寺外,一道白影凌空至,飘飘若仙,脚尖轻点在树冠之上,而后整个人就能横渡数十丈距离,身后带着一道道残影,形同鬼魅。

  此人赫然就是赵頵。

  他跟着鸠摩智来到大理,然后直接绕开鸠摩智提前来到天龙寺。

  此时的天龙寺,显得颇为的冷清,可能是因为鸠摩智要来了,所以天龙寺关闭了香客上山的通道。

  几刻钟之后,围着天龙寺转了一圈,赵頵纵身一跃,轻易的翻越天龙寺院墙,踏足了天龙寺里面。

  他刚刚绕了一圈,已经看遍了天龙寺的布局。

  进入天龙寺之后,赵頵没有落地,而是直接落在了房顶上。

  赵頵脚踏琉璃瓦,身形伏在了屋顶,在附近的几座殿宇之间横渡几次,找到了天龙寺左首瑞鹤门。

  而后,赵頵翻过瑞鹤门,再经幌天门、清都瑶台、无无境、斗母宫、三元宫、兜率大士院、雨花院和般若台,来到一条长廊的顶端。

  沿长廊向西行,有几间大屋。

  那是几间由松木搭成的大屋,板门木柱,木料均不去皮,天然质朴,这里与天龙寺内其他金碧辉煌的殿堂全不相同,犹如宫中旱厕。

  不过,赵頵在其中一间大屋上看到了书写牟尼堂三个字的匾额。

  牟尼两字乃寂静、沉默之意。

  这里就是枯荣禅师闭关之地。

  同时,这也是天龙寺的本观、本相、本参、本因四位大和尚修炼六脉神剑的地方。

  只不过,赵頵不知道现在大理保定帝是否出家为僧了。

  毕竟,赵頵已经拿走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那么段誉就不会出现内力失控的情况发生,自然也就不会有保定帝带他来天龙寺的事。

  而到了这里,赵頵就不再向前去了。

  因为,他对天龙寺的枯荣禅师有些忌惮。

  枯荣禅师虽然并没有行走江湖之上,与人交手次数也少。

  但是这个人的武力值,绝对能够排在一流档位中的顶尖。

  纵然不是一僧二挂三老四绝的层次,也远超慕容复之辈的段位。

  因为,枯荣禅师修炼的功法,其立意则实在太过于高深莫测了,丝毫不输给各派的镇家神功秘法。

  佛经中有云,世尊释迦牟尼,当年在娑罗双树之间入灭。

  东西南北,各有双树。

  每一面的两株树,都是一荣一枯,称之为四枯四荣。

  佛经中言道:

  东方双树意为“常与无常”。

  南方双树意为“乐与无乐”。

  西方双树意为“我与无我”。

  北方双树意为“净与无净”。

  茂盛荣华之树涅槃觉相:常、乐、我、净。

  枯萎凋残之树显示世相:无常、无乐、无我、无净。

  如来佛便就在这八境界之间入灭,意为非枯非荣,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数十年静参枯禅,还只能修到半枯半荣的境界,无法修到更高一层的“非枯非荣、亦枯亦荣”之境,可即便如此也很牛了。

  这种神秘莫测的功法,能够修炼有所小成就非常离谱,深度丝毫不亚于易筋经、瑜伽密乘经等等。

  随后,赵頵随便选了一座殿宇藏进其中,席地而坐,从怀中掏出了瑜伽密乘经,认真的阅读起来。

  想要获得六脉神剑经,需要让鸠摩智把水搅浑。

  而他则随身携带一个望远镜,届时可以趁乱观剑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