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2003万古青天一株柳

第1140章 学术皇帝的诞生(第2页)

 做科研的都知道,运气不好,期刊会降级,运气好,期刊也会升级,每年的分区都是动态调整的。 

 刘浏被他这话给震的说不出话来。 

 不过想想也是,如果这个所谓的卿云实验室以后所有论文全部发在这个期刊上,那妥妥的一区没问题了。 

 刘浏继续在实验室做着配合卿云的工作,而卿云也因为有了刘浏的辅助,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其实卿云等的便是刘浏的前来,和刘浏对他的了解甚少不一样,卿云对刘浏的了解可要深得多。 

 去年的復旦大学史诗级加强,吸收掉的单位包括之江大学半导体材料学院部分力量。 

 而刘浏正是这个学院的副教授,研究的方向其实和他前世研究的方向趋同。 

 只是细微上面有所差异,他的研究重心更偏化工应用,而刘浏重在化工理论。 

 但归根到底,化工这个专业,就是应用科学。 

 化工后退一步叫化学,往前一步那就多了去了,化工是近现代工业的基础产业之一。 

 在工业结构的产业分类中,往往把化学工业从重工业中独立出来,与同轻、重工业并列。 

 这样,工业结构就由轻工业、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三大部分构成。 

 也常有人把重工业和化学工业放在一起,合称重化工业,同轻工业相对。 

 但凡是资金和知识含量都较高的现代工业,全部都有化工作为支撑。 

 如电力、石化、冶炼、半导体、汽车、修造船等,其产品市场覆盖面广,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提供生产手段和装备,是一个地区经济的‘脊梁’,是国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基础。 

 所以,云帝如果要想找一个人在科研道路上打辅助,刘浏的背景是最契合的。 

 为什么不找其他人,或者直接找一个院士团队,比如自家师门,那些便宜师兄们是现成的? 

 因为,卿云压不住这群人。 

 因为,这是科研。 

 做什么事都得解释原因,辩驳理论,共商模拟…… 

 这太浪费时间了。 

 答案就在他脑子里,他只需要将前世那20年的行业研究成果给复现出来就完事了。 

 年龄过大的师兄或者其他团队,自然就被他淘汰了。 

 而选择刘浏,一则是关系,不是指和老校长的关系,而是他的研究,必须是控制在自己核心团队里的。 

 学术的近亲繁殖,这纯属酸葡萄造词,内部传承,走到哪儿道理都站得住脚。 

 高中都不是义务教育,何况科研。 

 另一个原因,就是人力资源或者叫做牛马资源。 

 这一点儿,连那个便宜八师兄沈俊都做不到。 

 因为职称。 

 有副教授职称的刘浏是可以名正言顺带研究牲的,而走研究员序列副研究员都没评上的沈俊,还没有这个资格,他只能去借研究牲。 

 借来的,不会太听话。 

 也就是说卿云完全可以把很多事情扔给刘浏的团队去做。 

 这才是选择刘浏的主要原因。 

 又过了不久,实验室内部的通话器传来一个声音,倒是把正在整理数据的刘浏给吓了一跳。 

 “董事长,差一刻钟十点了。您约了王院士他们十点开会。” 

 卿云应了一声,停下了手,转头看着刘浏,“老刘,你先回去休息吧,你应该也是熬了几天了。”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刘浏全身的疲意便涌了上来,他打了个哈欠,却摇了摇头,“现在睡,日夜真颠倒了,你这有吃的没,我吃点,然后再熬熬,争取一觉睡到明天,把时间调整过来。” 

 卿云闻言也是讶然失笑,科研人都是一个德行的,也不多说什么这么调整时差伤身的话。 

 他知道,这个刘浏也是单身狗的,熬熬没什么事,反正也无用武之地。 

 他直接带着刘浏来到实验室旁边的休息室,指着里面的东西让他随意,要是不喜欢吃零食,旁边有菜单,打个电话,厨房就会送来。 

 刘浏一看,乐了,他本想泡桶方便面的。 

 水果、饼干、火腿肠、午餐肉、牛肉干,各类坚果,各种饮料零食一大堆,而且全是高级货。 

 有这些东西,谁还吃饭啊。 

 他一样拿了点,“待会的会,我能听不?” 

 从今天卿云的态度,刘浏也明白他的定位,此刻就是卿云的科研助理。 

 这活……凡是读过硕博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刘浏自然驾轻就熟的主动问着。 

 就当重新读博士。 

 见他这么上道,卿云也是不客气,“你要是有空就来听听,对你也是有好处的。” 

 科研助理往小了说,就是秘书,但往大了说,却是实验室的二老板。 

 刘浏点了点头,动作飞快的拆开饼干开炫。 

 柠檬味的,吃起来最快。 

 他又不傻,在这个实验室里,他将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动态,而且全是大佬级人物。 

 这对于他的职业发展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卿云笑了笑,让他慢慢吃,别噎着,他们晚点去也是无所谓的,让那群老头等几分钟也行。 

 刘浏刚想说好大的脸,仔细想想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 

 作为一个较为成功的年轻人,他很清楚,老同志的脸要护住,这是职场第一铁律,但是老同志的脸又不能完全给,否则会倚老卖老。 

 而卿云作为这个‘卿云实验室’的主任,尊重老同志是应该的,但偶尔事务繁忙让老同志等等也是说得过去的。 

 好吧,这个实验室架构里,院士,并没有多稀奇的。 

 几十个院士坐镇的地方,声势浩大是浩大,但什么东西一多,也就没法谈什么特殊地位了。 

 但是让刘浏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他原本以为卿云的这个会,是和院士的研讨会或者交流会。 

 但现在坐在这里,他感觉自己像是在幻境一般。 

 这哪里是研讨或者交流? 

 这特么的如同他读博时的‘每周’不定时组会! 

 而且,自己那便宜学生卿云,此时坐在会议室大长桌的顶端,如同实验室大老板一般。 

 好吧,也确实是大老板,卿云的头衔是实验室主任。 

 可看见一个个院士向卿云汇报本周进度的时候,他还是觉得这个世界太荒诞了。 

 就差ppt了。 

 这种模式,完全是各个院士把他们自己当做实验室小导,而卿云是指明方向的大导一般。 

 更让他觉得难以置信的是,无论是卿云还是面前一个个德高望重的院士,都觉得是理所当然一般。 

 半导体方面的就不说了,他听得出来,卿云的指向性很明白。 

 各个环节的发展都是正序推进,也就是说有国外的先发经验可以参考。 

 但什么船舶专业这小王八蛋也都能插一手,这就让刘浏觉得眼角直抽搐了。 

 台上的卿云此刻总结到,“邹院,碳化硅材料有卓越的耐高电压、高频、高温特性,我觉得可以及早布置下去,让海军技术研究院的人提前参与进来。 

 这是我们最快也是最直接的终端用户,他们的需求是第一位的。” 

 那边被点名的邹院闻言也是喜笑颜开,

“没问题,我立刻联系老张他们。 

 按照你的说法,碳化硅材料的禁带宽度为3.26ev,相较于硅的1.12ev,允许碳化硅器件在更高的温度下稳定运行,能保证我们的器件在承受高频的电磁攻击下不发生击穿,那么确实在军舰的电子仪器系统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坐在另一边的大王先生王阳明也是颔首,“碳化硅具有2倍于硅的饱和电子漂移速率,导致其器件在关断过程中不产生电流拖尾现象,能够提高元件的开关速度,是硅开关速度的3-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