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发现的眼光(第2页)
并且当创始人离开,公司没有了权威领导,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内卷问题。
当然,一家公司不太行了,更多的还是战略选择问题。
路线错了,越努力越浪费。
竹下雅人认可的点点头,“很不错的建议,还有吗”
星海集团正在高速发展,多一些奋斗型员工有利于公司扩张。不过等到公司进入稳定阶段,他就不会再偏向招募这类员工。
需要像国家一样,什么样类型的人都有。
至于那种不长眼,每天什么都不干的摸鱼份子,还是要进行清除的。
中村芳子仔细想了想,随后非常认真的回应,“我认为公司需要平衡各方招聘人数。”
“人口多的地方我们多招人,人口少的地方就少招一些。重点院校也要按比例招募,好的学校可以多一些,但又不能太多。”
人天然喜欢报团取暖,来自一个地方的员工太多,就会压制其余地区人才成长,出现严重内斗。
以明朝为例,来自西江的官员太多,就导致齐楚浙等地区的党派报团取暖。
最终出现疯狂的党争内斗,加速明朝走向灭亡。
当然,也有那种来自一个地方人太多,将其余地区人才压的完全抬不起头的情况。
比如日本的大藏省,事务官领导岗基本都是东大生。这就导致其余名校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施展才华。
这两种现象,都不是高层领导想看到的。因为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都会严重影响到高层领导的权威。
将人员打散,形成不了大的团体,才是一家合格的巨头企业。
当然,中村芳子提这个意见也有私心。
她是京都大学毕业生,在星海集团属于少数。她需要更多来自京都大学的毕业生,支持她工作。
“行,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竹下雅人刚开始还一愣,但很快理解其中深意。
乡党和学阀,确实不该在企业占据绝对优势。
就算他是神奈川人,就算他出身早稻田,也绝对不可以。
东京一工,早庆双雄,都要控制在一定比例内。
当然,作为他的出身校,还是有一定便宜的。比如说人员招募数量上,可以是庆应的1.5倍。
两个人聊了1个多小时,竹下雅人这才意犹未尽的送别这位平日里严格要求自己的副秘书长。
“看待事情很全面,真是让人难以选择啊。”
中村芳子很不错,许多提议深得他心。
他很想直接敲定,但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再等等。
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竹下雅人并没有立马让内田美穗过来。
他随便找了点事,想要将刚才的一切都驱散掉。
秘书长是他个人意志的延伸,位卑权重,必须要谨慎行事。
吃过午饭,小睡一会之后,竹下雅人这才让酒井惠子将内田美穗叫过来。
依旧是请坐上茶,依旧是对公司发展询问。
和中村芳子不同的是,内田美穗更多的回答着力公司高层。
“星海生活的小林博明社长起于底层,所以他更偏爱名校生。我觉得星海生活的招聘,最好是以名校生为主。”
年轻时地位低下的人,登上高位后很容易走上两种极端。
一种是关羽,傲上而悯下。
对于出身名校之人各种看不顺眼,对于普通出身之人各种关怀。
如果你的实力足够耀眼,可以无视上面那句话。
比如出身士族的诸葛亮,关羽刚开始还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看不上,后来也心服口服。
另一种是张飞,媚上而欺下。
对待士族礼貌谦和,对待下属动辄打骂。
当然,小林博明没有张飞那么残暴,星海集团也不允许出现如此残暴之人。
但因出身低微偏爱名校生,这种顽疾确实很难纠正。
因为有竹下雅人监督,星海集团高层就算偏爱某些人,也会做的隐晦些。
举两个简单例子,
比如说a出身名校,那么小林博明就派他去星海食品公司工作。
星海食品,尤其是其中的能量饮料部门,在不停的快速扩张,因此非常容易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