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洛阳(第2页)
赵焕上前解释道:“主公,杨贵虽是氐人,但他祖上却没有跟太祖去过枋头啊,不然也不至于一直当个老卒,等我们走了,他必然遭受排挤,校尉之职根本就保不住。
至于段索,虽然是段部鲜卑,他家却没有受过慕容氏的恩惠,却是被稀里糊涂牵连到关中,说来好笑,他觉得姓慕容的太多,群龙无首,慕容垂又太老,他想跟随主公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主公年轻,当然也有条件,往后他要当骑军校尉。
至于王狄,本就是陇西人,虽然身上有些羌人血统,但此人明确说是要报答主公恩惠的。”
“那跟了我,官职可就都没了,哈哈。”姜瑜心中顿时一暖,淮水奋战,并不白费。
“主公,我替您给将士们打了包票,两年,最迟三年,超过现在的官职。”
“你……”姜瑜一时无语。
“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明正言顺地,将他们都带走了,羽林军,有人想要,就给他们吧!”
郑才适时上前说道:“主公,权公似乎对您,有所期待?”
“他大概是想让我去对付慕容氏,只是不知现在是否找到更趁手的刀了。”想到如此迅速地被排挤出中枢,姜瑜心中还是憋闷。
赵盛之道:“权公此人我当年在丞相府时,多有接触,其人卓识远见,颇有谋略,不会下闲棋,你可多去拜访。”
“唯!”
“瑜哥,既然要走,那我们何时回秦州?”朱墩在旁说道。
“秦州是个好去处,只怕是,不易啊。”赵盛之感叹道。
此时,太阳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随之而来的浓浓夜色,慢慢包裹着几人,寒夜风大,几人缓缓推着赵盛之,下了城墙。
一直等到亥时中,姜瑜才在权翼的临时大宅中,见到这位劳累不堪的尚书左仆射。
书房内,仆人奉上茶汤,权翼在主座中闭目养神,姜瑜也不着急,慢慢品尝着这盏加了葱、姜、盐还有一堆他不认识的物种的古代茶饮。
良久,权翼恢复了些精神,说道:“姜将军可是好些日子都不来拜访我了,可是心中怨我?”
姜瑜也未起身,在座中简单抱拳一礼,说道:“瑜不敢心怀怨怼,深夜拜访,打扰权公休息,还请恕罪。”
“陛下后日就要启程前往长安,尚书台堆满了文书,千头万绪,并非是刻意怠慢将军。”
竟然如此匆忙,姜瑜心中暗想,也罢,长安才是能给苻坚真正安全感的地方。
“瑜此次拜访,是想请问权公,是否有事需要瑜效劳?”
权翼并未说话,只盯着姜瑜看了一会,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到了此地,权翼也自然而然的成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尚书左仆射,有实无名的帝国丞相。
“将你驱离中枢,绝非陛下本意,陛下前日宴席间还说起你来,张将军也令庖厨做羊汤泡饼,却怎么也吃不出当日平氏县城里的味道。”
“想必是当日太过疲累饥饿所致吧。”
“是啊,患难见忠贞,你放心,陛下不会忘了你,此地事情太过杂乱,等回到长安,定有封赏。”
“末将倒不是渴望封赏,只是害怕不能再建新功啊。”
顿了顿,跟老狐狸遛弯子真是疲累,还是直入主题吧,于是又说道。
“权公曾经吩咐末将监视慕容德与慕容宝,属下发现,到了洛阳之后,这二人频繁串联慕容氏旧部,三日之间,接触者,足足三百余人,这是名单。”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起身递了上去。
“我知道了,继续监视其一举一动,有异常举动,速来报我。”
“可否扩大监视范围?”
权翼闭眼,微微点头,姜瑜知趣告退。
死老头子,还是当初郧城军帐里月下谈心的权翼可爱些。
姜瑜刚回到驻地,朱墩便追了上来,“瑜哥,张蚝方才叫我去了。”
“你呀,要称呼人家的职务,要尊敬上官。”
“哦,骠骑将军。”
“骠骑将军唤你何事?”
朱墩一脸严肃地说道:“他说我能成个万人敌,要让我认他做义父,还问我愿不愿意去并州。”
“那你咋说的?”
“我说我再长两年就能成万人敌,然后,我说我有父亲,为啥要认他人作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