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史我有钱我有颜

第70章 唐伯虎(第3页)

 弘治十八年,唐伯虎在桃花坞修建了新居桃花庵。他亲自参与设计,从房屋的布局到庭院的布置,每一个细节都精心考量。他在庭院中种满了桃花,看着桃花庵一点点建成,心中充满了期待。

 好友来访,看到满园桃花,不禁赞叹:“伯虎,你这桃花庵真是人间仙境啊!”

 唐伯虎笑着回应:“这都是我亲手打造,希望能在这一方天地里,寻得内心的宁静。”

 他会在桃花树下,铺开宣纸,画上一幅桃花图,再题上一首诗,“桃花树下绘桃仙,墨韵诗香满纸笺”;会与好友们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分享着彼此的创作心得,欢声笑语回荡在桃花庵中。

 正德九年,唐伯虎收到了宁王朱宸濠的邀请。朱宸濠对他的才华早有耳闻,希望他能到南昌为自己效力。唐伯虎起初犹豫再三,他深知宁王的势力与野心,但又渴望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

 祝枝山劝道:“伯虎,这宁王行事诡秘,你此去怕是凶多吉少,还是不去为妙。”

 唐伯虎皱着眉头说:“枝山,我也有所顾虑,但我又不甘才华被埋没,实在难以抉择。”

 最终,他还是决定前往南昌。到了南昌后,他渐渐察觉到宁王野心勃勃,有谋反之意。他心中十分担忧,深知自己陷入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为了脱身,他开始佯装疯癫。他在大街上披头散发,衣衫不整,时而放声大笑,时而痛哭流涕。他会在众人面前做出各种怪异的举动,故意打翻酒坛,在街上手舞足蹈。

 宁王派人来试探他,他便装出一副痴傻的模样,饮酒作乐,举止怪异。他会把鞋子穿反,在宴会上胡言乱语,让众人以为他真的疯了。

 一次,宁王宴请宾客,唐伯虎故意在宴会上大声喧哗,宁王皱着眉头问:“唐先生,你这是何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伯虎大笑着说:“我乃不羁之人,不懂什么规矩,只知饮酒作乐!”最终,宁王放松了警惕,唐伯虎得以逃离南昌。

 宁王谋反事件后,唐伯虎的名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回到苏州的他,生活也大不如前。疾病缠身的他,常常卧病在床,但他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和诗笔。

 祝枝山来看望他,看着他憔悴的模样,心疼地说:“伯虎,你要好好养病,等你康复了,咱们再一起谈诗论画。”

 唐伯虎虚弱地笑了笑,“枝山,多谢你一直以来的关心,我怕是时日无多了,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不会放下画笔和诗笔。”

 他的画作中,多了几分沧桑与无奈,诗中也满是对人生的感慨。他会在病榻上,望着窗外的天空,回忆着自己的一生,然后拿起画笔,将心中的情感描绘出来;会在身体稍好时,坐在桃花庵中,写下一首首感怀诗,记录自己的心境。

 嘉靖二年十二月,唐伯虎在桃花庵中病逝,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他的离去,让苏州城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人们纷纷感叹一颗璀璨的艺术之星就此陨落。

 在民间,关于唐伯虎的传说也广为流传。传说他为了追求秋香,自称落泊公子,卖身到华府为奴,改名华安。

 一日,华太师出上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唐伯虎略作思索,便对出“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令众人惊叹不已。

 还有一次,他为大财主母亲祝寿。他先写下“这个婆娘不是人”,众人惊愕不已,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接着他又写道“九天仙女下凡尘”,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可当他写下“生下五男都是贼”时,财主兄弟顿时脸色大变。就在众人愤怒之时,他笔锋一转,写下“偷得蟠桃献母亲”,众人纷纷拍手称赞,对他的才华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些传说,为他的人生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让他的名字在民间代代相传,成为了人们心中那个才华横溢、洒脱不羁的传奇才子。